秦皇賜翦千頃田,
自是沃土稱美原。
南有塔來北有山,
具是頻陽好景觀。
上面這道詩,美原鎮是富平縣東北名鎮,重鎮。秦厲共公二十一年(前456),設頻陽縣,距今有2440余年歷史。并先后作為頻陽,美原,土門等縣的縣衙駐地統轄富平東北鄉一帶,是秦大將軍王翦故里。北有金粟山風景區,中心街有千年古塔。相傳美原鎮為秦始皇賜王翦(原千口村今該鎮八聯村人)美田千頃之封地,頻水流經,土地肥沃,故稱美原。2001年12月將原雷古坊鄉合并入美原鎮。2016年入選陜西旅游特色名鎮。
原產于富平美原鎮的酥餃,油而不膩,綿甜香軟,久負盛名。酥餃形若雞心,又似花蕾。早年人稱“雙過道”,后改為“裝口餃子”,香酥可口。
據傳美原酥餃創制于唐玄宗開元年間,距今有1280多年的歷史。唐《開元食譜.續記》一書記載,當時名點就有美原酥餃。明神宗萬歷十五年,陜西大饑。吏部尚書孫丕揚將富平、蒲城、同官(今銅川)一帶災民充饑的石粉進諫給皇帝,諫陳寬賦節用,罷額外征派以救民命。萬歷帝納諫撫民,孫氏代災民感恩,以本地瓊鍋糖、合兒餅、美原酥餃上貢。從此,美原酥餃從明到清一直列為貢品。
美原酥餃做工考究,餃餡用豬板油、菜籽油、白糖、蜂蜜加青紅絲、玫瑰攪拌,皮子用精白面加酥面,捏好花棱,入油鍋炸起,最后滲蜜餞告成。
美原酥餃包裝講究。早年用木匣盛裝,工藝精美,現用彩印工藝紙盒,兼防腐裝置,遠銷四川、甘肅等省。歷來為春節饋贈親友的上乘禮品。
美原酥餃也曾為革命做出貢獻。據當時西北局機關報《群眾日報》刊文說,1936年,富平地下黨負責人穆省珊同志,去西安開元寺門口一家小工廠找關系時,賈拓夫在一家暗室接見了他。賈拓夫對穆說:“明天中午十二時,在鐘樓北正街,有一駝背特征的人,在路邊提一木盒糕點給你,你接下就走,倘若等不見人,就馬上離開西安。”
富平美原酥餃,選料精嚴,造型美觀別致,色澤黃亮,花棱清晰,入口酥脆、香沁、甜而不膩,獨特之處就是陷子要隔年過夏方可啟用,這個獨特之處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提醒大家可要理解,不要有心理負擔。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陜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