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水鄉(xiāng)、石泉十美”的安康市石泉縣位于陜西省安康市的西部,北依秦嶺、南枕巴山,地處秦巴腹地、漢水之濱。石泉縣,水鄉(xiāng)美景,讓人難忘,但最讓人難忘的是制作神奇、味道脆香、外形夸張的鼓氣饃,一種圓形的烤制面餅,石泉縣的一大特色美食。
鼓氣饃應該是陜南石泉獨產的,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在鄰縣和其它縣尚未發(fā)現(xiàn)這種樣式的饃。鼓氣饃正確的叫法小編覺得應該是鼓氣餅,因為它是烤熟的圓形面食,但石泉人長久以來叫習慣了“鼓氣饃”這個名字。打鼓氣饃需要練就一套熟練的技法,它的做法有自己的特點,與一般的燒餅做法和烤法有所不同。首先,打鼓氣饃的用面是生面也叫死面,不能是發(fā)酵面。打鼓氣饃的人都是每天和面,現(xiàn)和現(xiàn)打現(xiàn)賣,否則面發(fā)酵后打成的饃就不成其為鼓其饃了。和面也有講究,在面粉中加明礬、蘇打、堿,并且需有一定的比例,不能隨意。而后點冷水揉面,揉面要有一把子力氣,面團才揉的有“筋絲”,因此,年輕小伙子打的鼓氣饃香與此有關。把和好的面團切下一塊,過稱,爾后揉這塊面團,揉好后用手揪成八個均勻的小面團。取一面團用小搟杖搟開,捏一小撮面心放置面中間,象包包子那樣捏緊,爾后又搟成圓餅,再將去掉皮的白芝麻灑在圓餅上,用尖木條在上面等量劃幾道線,即可放進鏊子烤。
石泉鼓氣饃焦黃的小餅,撒著芝麻,一面扁平,一面鼓成圓包狀。先嘗一口,脆、香、可口,哇,神奇,竟然是空心的!
鼓氣饃不僅好看好吃,觀看鼓氣饃打制過程更是神奇過癮。打饃師傅把一個個面胚放進鏊子,一會兒翻翻,一會兒動動,普通的面餅只需六七分鐘就神奇地鼓起來,騰騰地冒著熱氣,熟了后趕快撿出到竹藍里晾著。烤下一鍋的時候,打饃的師傅透露了饃“鼓氣”的三個秘笈:
第一個是鼓氣饃的用面是生面也叫死面,不能是酵面,和面時要加一定比例的明礬、蘇打和堿,再用冷水揉面。
第二個是要用特制的鏊子烤饃。烤鼓氣饃的鏊子有三層,下面部分燒木炭,中間部分放饃胚子,上面部分裝滿燒紅的木炭,蓋在饃胚的上面,這個必須是可以移動的,隨時能夠移開看饃的受熱情況。
第三個是饃中有一個面心。面心用香油、五香面、精鹽等拌成,面胚包進面心后再烘烤,由于面胚兩面受熱,面心膨脹,饃便向上鼓起。
有了這三個秘笈,一個鼓氣饃才算成功了一半,還要有個熟練的打饃師傅。烤熟的鼓氣饃黃亮亮的,吃起來又香又脆,既可當早點,又能拿回家就稀飯、肉湯當主食。當然,石泉人用它做早點最多,因為鼓氣饃衛(wèi)生干凈,又能與其它東西合成為早點;最先是用鼓氣饃夾油條,后來是夾肉成了肉夾饃,再后來又成了吃羊肉泡的饃。從價格上說,鼓氣饃也是早點中最便宜的,因此成為石泉最大眾化的早點。
神奇的鼓氣饃,獨具一格的秦巴美味,石泉食美,讓人久久回味。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fā)表一些陜西傳統(tǒng)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lián)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