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縣舊名邠/豳縣,位于陜甘兩省交界處,咸陽市西北部,地處關中平原西部。南距咸陽120公里、西安150公里,北距甘肅平涼160公里,是連接秦隴的咽喉要道,地處甘肅平涼、陜西寶雞、銅川、咸陽四個城市的幾何中心。全縣版圖形似正寫的“人”字,是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素有“絲路明珠”之稱。
彬縣酒棗選用當地物產大晉棗,大晉棗是咸陽市彬縣地方名特果品,在彬縣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
彬縣的棗為什么叫大晉棗呢?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查了資料,原來在春秋戰國時代,秦國(今陜西一帶)和晉國(今山西和河北南部一帶)是相鄰的兩個強國。它們之間經常發生戰爭,但是有時為了各自的利益,兩國國王又常常互相利用,甚至彼此通婚,結成親家。晉國國王晉獻公就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秦穆公。結婚時,晉王以本國特產--棗樹,作為女兒的嫁妝陪送到秦國。從此,晉國的棗樹在秦國的彬縣生根、發芽、結果。
《豳風》中有“八月剝棗”詩句。明詩云:“百年生聚滋更始七月豳風未可忘喜殺故園梨棗在,熟時還要上公堂。”目前,樹齡300年以上的大晉棗藥用極高,自古以來為歷代貢品。大晉棗素來有“八個一尺,十個一斤”的美稱。大晉棗色澤鮮艷,個大核小,皮薄肉厚,味甜汁濃,營養豐富。
而彬縣酒棗的來歷,相傳唐初李世民大戰薜仁杲于淺水原(今長武原),為祭奠陣亡的將士,他特意發動彬人制作酒棗。在用酒棗祭奠陣亡將士的同時,亦將酒棗賜朝臣,晉貢給其父唐高祖李淵。李淵食用酒棗后倍加贊賞,遂將酒棗賜名。
酒棗是將彬地特產的大晉棗用白酒浸泡加工而成。農歷八月,晉棗熟透時,選摘枝頭色艷個大肉厚、無病蟲害無損傷的鮮棗,洗凈晾干,用高粱酒逐個浸泡。把浸泡過的晉棗隨即分層裝置于陶瓷罐中,每裝置一層晉棗輕噴一次白酒。裝滿后,先用現摘的柿樹葉捂嚴罐口,再用凈土和成的泥或膠布將罐口密封,最后將棗罐置于陰涼干燥處,過一月后便可食用。酒棗不僅保持了鮮棗的色形,而且棗香酒香相融,清醇芬芳,甘甜酥脆,風味獨特。是彬人逢年過節待客的佳品。下面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給您介紹彬縣酒棗制作。
1、原料選擇:一般鮮棗均可用作酒棗原料,但以生食品種為好,要求個大、果形整齊、肉質疏松、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者加工成的酒棗質量較好。如山西交城駿棗、陜西彬縣晉棗、河北贊皇大棗等。原料配方:鮮棗100公斤,60-65度糧食白酒10公斤(約耗酒5公斤)。
2、采棗:選擇成熟、無病蟲、無損傷、無裂紋、新鮮、干凈的紅棗,洗凈晾干后備用。
3、用具準備:可以封口的壇、缸、罐、甕等均可使用,也可用玻璃瓶或塑料食品袋,洗凈晾干待用。
4、蘸酒入壇(缸、罐等):將上等白酒倒入闊口容器內,將備好的棗輕輕放入酒內并使之全面蘸酒后,隨即放入盛裝容器內,放滿后,將口密封,置于冷晾處儲藏。
1、要注意選對品種。選適宜做酒棗的品種,如贊皇大棗、晉棗、駿棗等品種,而婆棗、胎里紅等品種適宜干制,不宜加工酒棗。
2、要注意加工酒棗的時間。一般以松脆多汁、甘甜微酸的脆熟期鮮棗為適宜加工時期,具體時間在9月上旬至中旬這段時間。
3、要注意選用棗果的標準。采用“三無一不”(即無裂紋、無蟲蛀、無機械損傷、不軟)的標準進行嚴格篩選,對不符合條件的堅決棄之不用。
4、要注意盛裝容器。因瓷器、玻璃瓶等容器受外界變化影響較小而被生產者選用,但塑料袋密封做酒棗必須有封口機和冷庫相配套,否則難以較長時期儲存。另外,封口時一定要密封,不透氣。
5、要注意白酒的種類。以選用60-65度以上的優質白酒為宜,低檔酒盡量不用,劣質酒、假酒再便宜也堅決不用。
6、要注意儲藏場所。做好的酒棗應放置于通風陰涼處,若使用通風窖,在9月中下旬應使溫度保持在10℃左右,日溫差在1℃左右,溫度過高、溫差過大都不利于儲存。
酒棗不僅保持了鮮果的形,色,香,而且又有一股白酒的香味在其中。入口酒香醇厚,果香濃郁,整個甘甜酥脆,是逢年過節待客的佳品!只有親口吃過的人才能知道其中滋味!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陜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