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柿餅看富平,
富平柿餅看莊里;
莊里合兒餅,
美名天下揚。
“金桂飄香柿子紅,霜降采摘正秋風,潤肺寧咳稱佳品,健脾統攝誠良種,常人但羨甘澀味,豈知花蒂救治功,最應葉片烹茶飲,他年喜添鶴齡翁”莊里柿餅作為“中國柿鄉”—陜西省富平縣柿餅的代表名牌,以肉質柔軟透亮,霜厚味醇而廣受國內外客戶的歡迎,是為餅中極品。
合兒餅其實就是柿餅,它是陜西富平縣莊里鎮的小吃,因其將兩個柿餅并蒂相對合在一起包裝,故而得名。它以當地所產的優質尖柿為原料加工而成。制作精細,肉質柔軟,紅亮透明,柿霜白厚,味香醇厚,甘甜如蜜,營養豐富,經久不變,味道甜美,泡在開水中易溶無渣。“合兒餅”的歷史悠久,明代就已成為宮廷食品,現為陜西暢銷國內外的傳統土特名產之一。
陜西柿子主要有升底尖柿、磨盤柿、火晶柿、水柿子等品種。
你高我矮,你胖我瘦,你黃我紅。
升底尖柿,臉皮薄,汁水濃。
磨盤柿,大個黃皮膚,甘甜脆爽。
火晶柿,皮薄個小,甜蜜量少。
水柿子,個大皮薄,還早熟。
富平縣盛產柿子,是全國有名的“柿子之鄉”,富平栽植柿子歷史悠久,據有關資料記載,從漢代就開始栽植,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據志書記載:明朝萬歷年間太師太保孫丕揚曾將柿餅及瓊鍋糖作為貢品進獻過神宗皇帝朱翊鈞。在日本吉野市世界上唯一的柿子博物館里就有“世界上柿子生產國為中國,集散地為青州,優生區在富平”的記載。富平所產柿子品種多樣,質量優良。該縣莊里鎮一帶盛產尖柿,有升底尖柿和辣角尖柿兩個品系。這種尖柿, 果大圓錐形,平均果重140克,個頭均勻,好旋皮,果肉致密,漿汁多,含糖量高達18%以上。果肉維管束與柿蒂連接緊密,不易脫落,利于懸掛曬干,是制作 柿餅的優良柿種。
升底尖柿
“七月桃,八月梨,九月柿子紅了皮”。霜降前后,在盛產柿子的“富庶太平之邦”的富平縣,柿子成熟了。在產區的村子里,樹上掛著鮮柿,像盞盞燈籠; 家家門前堆晾著的柿子,如火焰山;院落的屋檐下,掛滿了一串串晾曬的柿餅,如金生輝,到處紅艷艷的一片,真是“色勝金衣美,甘逾玉液清”。“千枝聯綴錦, 十里燦明霞”。再加上凌霜變得深紅的柿葉,層林盡染,明光耀眼,比之北京西山和南京棲霞的紅葉,毫不遜色。 富平莊里“合兒餅”,產于陜西富平縣莊里鎮。它以加工精細,肉質柔軟,紅亮透明,柿霜白厚,味香醇厚,甘甜如蜜,營養豐富,經久不變,成為陜西 暢銷國內外的傳統土特名產之一。因其將兩個柿餅并蒂相對合在一起包裝,故而得名。
莊里柿餅的加工方法十分考究。按照柿農的習慣,制作時分刮皮(旋皮)、曬餅、捏餅、潮霜、貯存5道工序。摘下來的柿子,先選擇色澤發紅而未軟之 柿,用特制的“柿刮子”旋去柿皮,要求薄而凈。然后將其放置箔子上或以繩串掛上架,充分晾曬十數天,使之收縮,使皮變色發硬,脫水40%左右。再經過三次 捏餅,使果中水分向外滲透,果肉致密而柔軟,果中硬塊消失。第一次輕輕捏動若干下,使水分外滲;過4~5天,第二次捏餅,將果肉中的硬塊捏完消失;再過 3~4天,行第三次捏餅,捏斷果心,結合整形。經過曬、捏后的柿餅,成為醬紅色、軟硬適度時,收集堆放在一起,高約30~40厘米,用席蓋好,使其發熱出 汗。經3~5天,待果中糖分隨水分滲出,放通風處吹干,析出白色粉狀結晶,即為柿霜。這道工序就是潮霜。最后,將出霜柿餅,去掉果梗,再次整形,排放容器 內,封閉貯存,隨售隨取,隨食隨取,兩個合一,包裝出售,以示成雙成對的吉祥之意。
“金桂飄香柿子紅,霜降采摘正秋風,潤肺寧咳稱佳品,健脾統攝誠良種,常人但羨甘澀味,豈知花蒂救治功,最應葉片烹茶飲,他年喜添鶴齡翁”。這 首“柿頌”道出了柿子能潤肺寧咳,健脾養胃,有使人延年益壽之功效。
莊里“合兒餅”,營養豐富,用途廣泛,還有食療作用。它可長期保存備用,是制作糕點、甜食、菜肴、藥膳的重要佐料。兼有和腸胃,治吐血、止血、 止瀉、止痢等功效,能醫治疾病。柿餅表面的白霜,稱為柿霜,含有甘醇露、蔗糖、葡萄糖和果精,可治咽喉干疼,口舌生瘡,氣管炎等癥;柿蒂可下氣降逆;柿餅 灸炭,可治便血;柿霜制成的霜糖,更是食藥兩用的佳品。莊里“合兒餅”食之壯筋骨,健身心,有益新陳代謝,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是促進少兒發育,老人延年 益壽的最佳果品。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陜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