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不愧是最會吃饃的省份,一個白饃饃能換著花樣吃出千種變化。除了最出名的羊肉泡饃、葫蘆頭泡饃外,其實還有不少吃法值得驚嘆。這其中吃法最另類的一種,絕對應該有鳳翔豆花泡饃的一席之地,下面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豆花泡饃。
豆花泡饃是流傳于陜西省西府地區(即今天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地方傳統風味的名小吃,其饃采用獨特工藝加調味料烙成,厚過寸,鍋形,敲之有聲,俗稱“鍋盔”,對火候、口感要求嚴格,色金黃,外脆內韌,嚼之勁道麥香醇厚,用快刀削成薄片,形似金葉;豆花用品質上乘的黃豆土法做成,鮮嫩爽滑,煮而不散。
豆花泡饃發源于秦地西府鳳翔,當年一對夫婦在鳳翔賣豆花,久負盛名。當年蘇東坡任當地太守時,曾大力整治東湖,廣種柳樹,湖柳相映,成為西府名景,與他整治過的杭州西湖東西呼應。還有人寫了散文《家鄉的豆花泡饃》。
蘇東坡在品嘗了雍城豆花泡饃后,身為美食家、大文豪的他對這種將南北風味巧妙融合為一體的百姓日常飲食連呼驚奇,竟不知道用何種語言來形容,只好套用當地俗語說:東湖柳,姑娘手,金玉瓊漿難舍口,妙景,巧人,佳味,實乃三絕也!“金玉瓊漿”說的就是豆花泡饃,其中“金”說的是金黃的饃片,“玉”指的就是豆花,“瓊漿”是對豆漿的美譽。
做泡饃的豆花,第一道工序是精選豆子。要買上好的黃豆,瘦的、碎的、霉的,統統要揀掉。然后,用清水淘幾遍,再用水浸上,一般要浸好幾個小時。浸好了以后,就用石磨子推。如果你有幸看到磨豆子的話,那可真是一種藝術享受。那被磨成了糊狀的豆漿,雪白雪白的,順著石磨往下淌,一圈一圈的,參差不齊,像天上的云朵一層層的飄下來。磨好了以后,就在鍋上搭好架子,用很細很細的籮往下過。一個人在上面用手過,一個人要不停地用火燒。這“過”和“燒”都很有講究。“過”的人要不輕不重。輕了過不下去,重了,一不小心就會戳破籮底。火要燒得不大不小。小了,過下去的豆漿就會發生沉淀。大了,又會煳鍋。還得一邊燒一邊攪,真是忙得不可開交。要吃上好的豆花泡饃也真是不容易。對泡饃的豆花軟硬的要求,既不同于豆腐腦,就是說不能像豆腐腦那樣嫩,也不能像豆腐那樣老,而是介乎于二者之間的一種豆制食品。這種豆花吃到嘴里,是一種滑溜溜、清爽爽的感覺。再加上紅紅的油潑辣子和用上好的面烙好的、切得又薄又寬的鍋盔饃,那真是色香味俱全,食者不連聲叫好才怪哩。同時,吃這種食品,既能增加蛋白質,又十分有利于胃的消化。有幾位和我一起工作的同志,原來有胃病,堅持吃了幾個月的豆花泡饃,不但吃好了身體,而且還治好了久治不愈的胃病,真是一舉兩得。
正是由于豆花泡饃這種食品有這樣多的好處,所以,大受人們的歡迎。外地來鳳翔出差的人,一般都認為,吃了豆花泡饃,才算真正走過秦的古都鳳翔。豆花泡饃也很快風靡到了周圍的縣市,甚至還越傳越遠。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陜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