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疙瘩是陜西省關中地區(qū)比較常見的一種傳統(tǒng)風味小吃,菜疙瘩通常有薺菜疙瘩,苜蓿菜疙瘩,洋芋菜疙瘩,洋槐花菜疙瘩。
在舊社會,關中地區(qū)的貧苦百姓吃不飽飯,很難吃上白面,所以就將挖來的野菜和面蒸成菜疙瘩用來充饑,菜多面少。陜西、山西過去都流行吃“菜疙瘩”的面食,傳說這是在過去“糠菜半年糧”的日子里,逼出來的一種吃法,因為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種原材料——無論是白面、高粱面、豆面都可以拌,山藥蛋、茴子白、大白菜、胡蘿卜、茄子、豆角、菠菜、韭菜、甜菜葉等都可以作為菜加進去,取材特別容易,口味相當不錯。
“菜疙瘩”這個吃法講究就在蘸料上,可以靈活的選擇蘸料來調(diào)制不同的口味。另外煮菜面塊的時候要跟涮火鍋一樣,講究涮一下——兩筷子頭輕輕張開,塊狀物立即變?yōu)槠瑺钗?,別煮的太久了。也可以先將面粉和成糊狀,再將洗凈的蔬菜切成條狀,一條條放入面糊中,再逐條用筷子拖入鍋中。
今天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就教你們菠菜做的菜疙瘩。
做好的菜疙瘩,蘸上調(diào)料汁,一口一個,那是相當?shù)倪^癮,小編一個人就可以干掉一大盤。
喜歡吃菠菜,喜歡吃面食,喜歡漂亮食物的同學千萬不要錯過如此養(yǎng)眼的美味哦。
下面就上做法了,其實很簡單的,每個人都能輕松搞定它!
主料:
菠菜:一把 面粉:一小碗
調(diào)味料:
蔥姜蒜:適量 辣椒粉:2小勺 芝麻:一勺 生抽:1大勺 香醋:兩大勺 芝麻油:一小勺 菜油:適量 (色拉油也可以)
做法如下:
1.菠菜洗凈,切碎,放到盆里,撒一小勺鹽,半小勺堿面(小蘇打)然后用手揉搓,像搓衣服一樣,一直到菠菜大量出水,全部變蔫為止。
2.在搓好的菠菜里放面粉,不要一次放太多,先放一部分,用筷子攪勻,如果還有水分,繼續(xù)添加少量的面粉,到比較稠的面糊就可以了。
3.在蒸鍋里鋪上籠布,把面糊放進去,均勻的攤平,厚度大約2.5-3CM,中火蒸20分鐘,蒸好以后晾到不燙手了取出,晾涼后切成小塊裝盤就OK了。
4.在蒸制的過程中準備蘸水,蒜和生姜搗成泥,小蔥切碎,全部放入小碗中,辣椒粉和芝麻也放進去。
5.鍋里倒適量的油,燒熱后潑在調(diào)料上,然后加入生抽,香醋,和芝麻油,根據(jù)個人口味,酌情加入鹽調(diào)味,攪拌均勻就可以了。
西安唯典的小編啰嗦幾句:
1.菠菜和面粉的量根據(jù)自家人口來定,我買了一把菠菜,兩個大人的分量。
2.菠菜里加入的少許小蘇打不要省略,影響口味,用兩個指頭捏一點就夠了。
3.面粉不要一次加完,慢慢加,不要過多,口感發(fā)硬,做兩次就能掌握好量了。
4.不吃辣的同學,可以省略蘸水里的辣椒粉。
5.最后一步油一定要燒熱,才能激發(fā)出調(diào)料的香味。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fā)表一些陜西傳統(tǒng)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lián)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