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平市古稱“槐里”,原為興平縣,位于陜西關中平原腹地,咸陽市區西面,渭河北岸,與周至縣隔渭河相望。名勝古跡有馬嵬驛民俗文化村、漢茂陵、霍去病墓、楊貴妃墓、興平北塔等,如果您去興平旅游可以帶些興平醪糟、云云饃回家品嘗,下面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給您介紹一下興平云云饃。
興平云云饃是陜西省咸陽市興平市(興平是個縣級市)地方風味特產小吃,俗稱眼鏡饃,因看起來像一朵彩云,又像一副沒帶把的眼鏡而得名。
云云饃造型美觀,黃白色相襯,清香酥脆,越嚼越香,且久存不易變質。
據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了解到,在很久以前,在陜西興平住著一位白老漢,他的老伴靠打饃為生。他們打的饃色白味香,人人愛吃。兩個老人膝下無兒,只有四個如花似玉的女兒,他們從小愛學針線活兒,都想變成媽媽給她們講的織女那樣的巧人。因此每年七月七日的乞巧活動他們最感興趣。當這一天來到的時候,她們除了在織女像前擺上各種新鮮瓜果以外,還要擺上兩盤爸爸媽媽做的香饃。年年如此,從不間斷,他們的誠心感動了織女。
有一天晚上,白老漢夢見一個穿著五彩云錦的美麗女子來到他身邊,深深施了一禮后,開口說道:“老人家,每年七月七日,我都吃到了你親手做的饃。這種饃味道特別好,就是樣子不好看。說著,從袖子中取出一方異香撲鼻的手帕,指著上面的云彩花紋說:“如果照這個樣子去打饃,一定又好吃又好看,生意興隆”。白老漢正要去接那手帕時,女子忽然不見了。他一翻身醒來,原來是夢。他正要叫醒老伴時,老伴自己也醒來了,他將夢中情景一講,老伴哎呀一聲,說:“我和你的夢一模一樣。”兩人隨即起身,按仙女指點的圖形燒鏊打饃。這次打出的饃,確實好看好吃。老伴說:“你看給這饃起個啥名子好?”老漢說:“感謝仙女指點,就叫云云饃吧!”老漢把饃挑到街上專賣,引來了四面八方的客人,大家吃了贊不絕口,一會兒就賣光了。一傳十,十傳百,人人都知道了興平有一種云云饃。連京城的官員也派人來買。又因為云云饃放的時間長,不變味,于是許多出遠門的,經商的,就帶著云云饃,做路途上的干糧。老漢慢慢富了起來,四個女兒也都成了當地飛針走線的巧手,個個找到了如意郎君。
這種饃吃起來很酥香可口,久放都不會變質。
做云云饃,需要在白面中間刨個坑,把菜油和白糖用開水化開,倒在面坑中,然后加水把面和成面絮,用杠子壓好。
待面回軟以后,揪成面劑,搓成長條,中間壓扁兩頭圓,盤卷成圓卷形,放到烘爐內烤熟就成啦。看著簡單吧,但這種小吃現在也很少見了,希望把我們這些少見的陜西餐飲文化保存下來,這也是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中心小編的愿望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陜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