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yī)圣張仲景首先發(fā)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tǒng)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jié)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多用面皮包餡水煮而成。
餃子在其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名稱。三國時期稱作“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期稱“餛飩”,唐代稱餃子為“偃月形餛飩”,宋代稱為“角子”,明朝元代稱為“扁食”;清朝則稱為“餃子”。餃子起源于東漢時期,為東漢河南南陽人“醫(yī)圣”張仲景首創(chuàng)。當(dāng)時餃子是藥用,張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藥材用來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
餃子起源于東漢時期,為醫(yī)圣張仲景首創(chuàng)。餃子多以冷水和面粉為劑,將面和水和在一起,揉成大的粗面團(tuán),蓋上拯干的濕紗布或毛巾,放置(餳)一小時左右,刀切或手摘成若干個小面團(tuán),先后揉搓成直徑約3公分左右的圓長條,刀切或手摘成一個個小面劑子,將這些小面劑子用小搟面杖搟成中間略厚周邊較薄的餃子皮,包裹餡心,捏成月牙形或角形,先將冷水燒開,包成后下鍋并用漏勺或者湯勺(反過來凸面朝上)順著鍋沿逆時針或順時針劃圓弧狀以防餃子粘連,煮至餃子浮上水面即可(如為肉餡可在沸騰時添少許冷水再燒,反復(fù)兩三次)。餃皮也可用燙面、油酥面或米粉制作;餡心可葷可素、可甜可咸;成熟方法也可用蒸、烙、煎、炸等、葷餡有三鮮、蝦仁、蟹黃、海參、魚肉、雞肉、豬肉、牛肉、羊肉等,素餡雙分為什錦素餡、普通素餡之類。 餃子的特點是皮薄餡嫩,味道鮮美,形狀獨特,百食不厭。餃子的制作原料營養(yǎng)素種類齊全,蒸煮法保證營養(yǎng)較少流失,并且符合中國色香味飲食文化的內(nèi)涵。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jié),餃子更成為一種應(yīng)時不可缺少的佳肴。
下面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xùn)中心的小編教您做幾種清真風(fēng)味的餃子。
特點:
白記水餃?zhǔn)翘旖蚧刈逯厣魇常且悦娣邸⑴H狻⒀蛉狻撞恕⑽骱J為原料包制成的餃子煮制而成。其特點是皮薄餡大,肚大邊小,口味鮮美,清香不膩,是回族人白文華于1930年創(chuàng)制,故名白記水餃,深受回族、漢族人們的青睞。
原料:
面粉500克,牛羊肋條、脂蓋肉共400克,白菜、西葫蘆各75克,醬油15克,花椒水30克,蔥末、姜末各15克,香油20克,精鹽3克。
制作方法:
(1)將牛羊肋條、脂蓋肉剔去軟骨、筋膜,剁成茸泥狀,放入容器內(nèi),分兩次攪入醬油、花椒水,再加入蔥末、姜末、香油調(diào)勻入味。
(2)面粉放入容器內(nèi)加入清水和成軟硬適度的面團(tuán),蓋上凈濕布略餳。
(3)白菜、西葫蘆均洗凈,切成細(xì)末,加入精鹽拌勻略腌,擠去水分,放入肉餡中調(diào)勻成餡。
(4)面團(tuán)放在案上,揉勻,搓成長條,揪成均勻的小劑子,搟成直徑約5厘米的圓薄皮,抹上調(diào)好的餡心,包捏成月牙形的餃子。
(5)鍋內(nèi)加入清水燒開,下入餃子,用手勺推攪使其轉(zhuǎn)動,加蓋燒開,點入冷水,再燒開,再點一次水,去掉蓋,再燒開即熟,撈出裝盤即成。
提示:
肉餡要順一個方向攪勻上勁。要選用嫩的西葫蘆。
特點:
老二位餃子是回族著名特色主食,清朝末年由回民楊利廷所創(chuàng),并在山海關(guān)開設(shè)了“清真楊家餃子館”。日本侵略中國時,楊家餃子館被毀。重建后,改名為“老二位餃子館”。這是因為原來跑堂的楊紹曾談吐詼諧,且有“二位里邊坐”的口頭語,故而得名。老二位餃子是以面粉、牛腰窩肉、蔥末等為原料制成餃子,蒸制而成。其特點是制作精細(xì),鮮香不膩,風(fēng)味獨特。
原料:
面粉500克,牛腰窩肉400克,蔥末100克,姜末12克,醬油15克,精鹽1克,盤醬(用素油炸過的醬)30克,味精5克,花椒水20克,香油50克.
制作方法:
(1)將牛腰窩肉去筋膜后用絞肉機(jī)絞兩遍成餡,加入蔥姜末、醬油、精鹽、味精、盤醬順一個方向攪拌上勁,邊攪邊加入花椒水,再加入香油攪勻。
(2)將面粉取1/2用70度的熱水燙透,再用40度溫水將其余面粉加燙面和成面團(tuán),餳20分鐘。
(3)將面團(tuán)搓成條,揪成蛋黃大的劑子,搟成圓薄片,填入餡包成餃子,擺入屜內(nèi),大火蒸20分鐘取出即成。
提示:
包制時餡要盡量大些。搟皮時中間要略厚些。
特點:
長春回寶珍餃子是回族著名特色主食,由回民回寶珍創(chuàng)制而得名。它是以精粉面皮包入調(diào)制特殊的牛肉餡成餃子煮制而成。其特點是皮薄邊小,餡大嫩香,湯寬利口,風(fēng)味獨特,深受回漢人們的喜愛。
原料:
精白面粉500克,凈牛肉350克,白菜200克,特母油(高級醬油)35克,花椒水20克,精鹽5克,味精2克,蔥末、姜末各10克,牛腱子肉湯60克,香油15克,豆油40克。
制作方法:
(1)牛肉剔凈筋膜,剁成高粱米粒大小的碎末,放入容器內(nèi),分次加入花椒水、牛腱子肉湯、特母油、味精、蔥末、姜末、精鹽2克順一個方向充分?jǐn)噭蛏蟿牛珊隣睢7旁陉帥鎏庪鐫n4小時以上入味。
(2)面粉放入容器內(nèi),用清水200克和成略硬的面團(tuán),餳約15分鐘。
(3)白菜洗凈,切成米粒大小的末放入容器內(nèi),加入余下的精鹽拌勻略腌,擠去水分,放入腌好的肉末內(nèi),加入香油、豆油繼續(xù)攪拌均勻成餡。
(4)面團(tuán)餳好后搓成條,下成均勻的小劑子,全部按扁,用搟面杖搟成薄厚均勻的小圓皮,放入與皮同等量重的餡,包成餃子坯,下入沸人鍋內(nèi),用旺火煮熟撈出裝盤即成。
提示:
肉餡調(diào)好后要長時間入味,夏天可放在冰箱內(nèi)。白菜可按不同的季度改成時令蔬菜。面劑要揪成約每6個劑子50克重。
特點:
素什錦水餃?zhǔn)怯妹嫫ぐ胗梅蹢l末、韭菜末、胡蘿卜末、木耳末、綠豆芽末、海米末等調(diào)成的素餡捏成餃子坯,煮制而成。其特點是皮面軟香,餡心清爽,美味適口。
原料:
面粉500克,水發(fā)粉條200克,韭菜100克,綠豆芽75克,胡蘿卜、水發(fā)木耳各50克,海米30克,姜末10克,精鹽3克,味精2克,雞精5克,十三香粉1克,香油20克,油40克。
制作方法:
(1)面粉放入容器內(nèi),加涼水和成軟硬適中的面團(tuán)略餳。
(2)韭菜、木耳擇洗干凈,均切成碎末。胡蘿卜、綠豆芽洗凈,均切成碎末。粉條、海米均切成末。
(3)粉條末、海米末、木耳末、胡蘿卜末放同一容器內(nèi),加姜末、精鹽、味精、十三香粉、雞精、香油、油攪勻,再加入綠豆芽末、韭菜末拌勻成餡。
(4)面團(tuán)搓成長條,揪成大小均勻的劑子,按扁分別搟成圓薄皮,放入餡,捏成月牙形餃子坯。
(5)鍋內(nèi)加水燒開,下入餃子坯,用手勺將水推轉(zhuǎn),蓋上蓋,煮至餃子浮起,點兩次涼水,煮至熟透撈出裝盤即成。
提示:
綠豆芽、韭菜要在包制之前放入,以防出水。
想了解和學(xué)習(xí)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guān)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xùn)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fā)表一些陜西傳統(tǒng)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lián)系西安唯典學(xué)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shù)、配方、設(shè)備、文化、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