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很火,并且剛好在春節期間播放,其中第二集《香》中專門介紹了西安回坊的水盆羊肉,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可是非常愛吃水盆羊肉的,價格從五元一碗已經吃到了十八元一碗了(已經吃不起了),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陜西的兩種水盆羊肉。
一種是西安回族做的水盆羊肉,回族做的小吃大多都是在漢族小吃的基礎上改良的,漢族一般與時俱進有些東西都慢慢放棄了、而西安回族大多以餐飲為生,所以一直堅持傳統,讓很多人都誤以為是回族原創的。
另一種是渭北(渭南、蒲城、大荔、澄城等縣)漢族做的水盆羊肉也叫清湯羊肉,名字雖說一樣,但味道有很大的區別,小編已前的文章把這兩種都介紹過了,感興趣的看客可以關注小編頭條號自己去找找。
西安水盆羊肉以回族經營為多,用的是牛骨羊骨牛肉煮制的琥珀色(茶色)湯,湯煮好后放入大的陶缸內,用一口大鍋加入清水與牛骨湯,取一大海碗加入一把粉絲、幾片牛肉或者羊肉(這個根據食客要求),上面放些蔥花或者蒜苗、或者香菜這三種一般哪個便宜用哪個,然后用燒開的熱湯冒幾次,然后把湯加滿,加半勺牛油,一點味精,食客配著糖蒜、泡菜、干的油潑辣子,配上白吉餅就大快朵頤了。
西安水盆以牛肉為主,只有食客要求才用羊肉,但湯都是牛肉牛骨湯,并且湯是茶色的,餅為圓的白吉餅。
渭北水盆羊肉以剔骨的“同州羊”肉、骨頭、桂皮、花椒、小茴香、草果等為原料,做法講究,分為原料處理、煮羊肉、調制熟羊肉三道工序。食用時與燒餅同吃,清醇可口,別具風味。渭北水盆羊肉是用一種月牙餅搭配吃的,把肥瘦相間的羊肉片夾在剛打出來的月牙餅中,最后夾些新鮮辣椒醬,就著羊肉湯,有滋有味。
渭北水盆以羊肉為主,湯也是羊湯清湯,餅為月牙餅。
水盆羊肉,在渭北蒲城當地是叫泡饃,也就在蒲城地界才把水盆羊肉叫做泡饃,把常說的泡饃叫做煮饃,一進羊肉館老板開口就問你,要泡還是煮,幾個饃,這里說的泡就是水盆,煮就是類似西安泡饃。
選擇好了是吃煮饃還是泡饃,還要選擇羊肉的肥瘦,正常的就純瘦和肥瘦相間兩種,要純肥的還是比較少見的,至少食相造物的小編沒見過,肉確定好再看要不要明油,嫌湯膩的就不要明油了,也可以選擇加羊雜或者光加肝,這是不要錢的別被蒙,看了這些有朋友以后來蒲城吃羊肉,別忘了怎么叫飯。哦,對了,加湯也是免費滴!
蒲城的水盆不同與其他地方,這的羊肉是手撕的羊肉,撕成條塊狀的,不像其他地方是切成片的或切成四方丁。每一份水盆放多少肉,都是稱好的,每一份都稱,童叟無欺。
蒲城的羊肉以麻打頭,麻到何種地步呢?用老蒲城人的說法,一口湯下肚渾身打顫,蒲城地界比較地道的幾家店,羊湯端上來光聞一下都能感覺要窒息了。所以,蒲城的水盆羊肉就蒲城人民愛吃,敢吃,會吃,走到哪里只要能看到蒲城水盆,來的吃客大多都會是蒲城鄉黨,西安有幾家店,幾乎就成了蒲城人的聯絡點,不夸張的說,蒲城羊肉的忒,是很多外地人不能接受的忒。
一、西安水盆羊肉以牛肉為主,湯為茶色,餅為圓的白吉餅,配以泡菜、糖蒜,回民經營居多。
二、渭北水盆羊肉以羊肉為主,湯為清湯,餅為月牙餅,配以辣椒碎、泡菜,大多都是漢族經營,也是歷史最為悠久的水盆羊肉。
小編其實兩種都喜歡,要說哪個更好吃,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當然是選渭北水盆羊肉了。
《山家清供》一書中,記述了煮羊肉湯的技巧,指出:“羊作臠,置砂鍋內,除蔥椒外有一秘法,只用搥真杏仁數枚,活水煮之,至骨亦糜爛。”《宋書》中講了一個故事,大意是:南北朝時,戰爭不斷,百姓遭殃,有個叫毛修之的人被俘,由于他有烹調手藝,向宋武帝獻羊肉湯,味道鮮美,由俘虜變為太官令,以至后來高升至南郡公。經過隋唐、五代、宋元等朝代,各族人民遷移大交流,進入內地居住的多,原有的民俗“漸變舊俗”。
唐太宗李世民的母親竇太后是鮮卑人,其皇后長孫氏也是鮮卑人。各民族間互相通婚,使飲食風俗也必然受到影響。關中地處中原腹地,與牧區比較接近,歷史上是牛羊交易的理想市場。西安市東羊市、西羊市、牛市巷、騾馬市等歷史街名,都證明了水盆羊肉的形成和發展。
羊肉本屬秋冬季節的溫補食品,但精于烹制牛羊肉的陜西廚師,為適應人們的夏令需求,創制成水盆羊肉,因多在農歷六月上市供應,人們號稱“六月鮮”給以贊譽。明朝末年,闖王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準備離開陜西前往攻打北京之際,關中的老百姓紛紛用水盆羊肉慰勞義軍,義軍將士受到鼓舞,一鼓作氣攻入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腐朽統治。食用水盆羊肉時,最為地道的是配以大荔特色月牙燒餅兩個,一個燒餅夾肉,另一個燒餅用來泡饃,佐以鮮大蒜或糖蒜,調味的油潑辣子則需用羊油潑就才行,則肉爛湯清,肥而不膩,清醇可口,別具風味。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陜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