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饞來,沒有人能與中國人比。有多少人外出旅游,首先是品嘗當地菜。一些當地的食物吃上一次就上癮,而雖然一些外地人對這些聞所未聞,當地人卻拍著他們的胸口,確保他們吃到的是“美味”。當天真又好吃的外地人看到這一點時,第一反應是:喂,110,有人下毒了!
那么,作為美食城的西安,有多少當地人稱贊它,外地人避之不及的“黑暗菜肴”呢?現在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給您介紹西安的三大黑暗料理,快來看看吧!
在大學期間,和其他地方的朋友一起去吃得的時候覺得這個菜非常棒。在吃完后,我朋友突然想起了問我這個是怎么做的,當他聽到豬大腸的回復時,那一天我朋友就沒有再理睬過我......雖然葫蘆頭有點重,但是一旦你吃上,你真的想停都停不下來嗎,那種味道,叫人欲罷不能,回味無窮。那種感覺,咋個不上天嘞?
說起葫蘆頭外地朋友可能不知道,葫蘆頭即豬大腸與小腸連接處的肥腸,因其熟后收縮狀似葫蘆頭,所以叫葫蘆頭泡饃,葫蘆頭泡饃即以這段肥腸與掰碎的饦饦饃加其他輔料、調料用滾沸的肉湯泡(澆泡)制成。葫蘆頭泡饃一般是男人的最愛,女人不太喜歡吃的,有人非常喜歡,有人卻說一股豬屎味,不過來自西安唯典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很喜歡吃。
葫蘆頭泡饃歷史源遠流長,可追朔到唐代。相傳唐高宗龍朔元年(661),有一胡某在長安朱雀大街開設了一家“雜羔店”,專賣豬雜碎。一天,藥圣孫思邈路過此處,入店吃了一碗“煎白腸”,覺得腸子腥味大,油膩重,詢及店家,知制作不得法,當即給店主開了一個八珍湯(八種調料)的方子,讓其如法泡制,果然腸肥而不腥,湯油而不膩,味道十分鮮美,從此顧客盈門。店主為感謝藥圣的指點,便在店門首懸一藥葫蘆以示紀念,并將所賣食品取名“葫蘆頭”。這“葫蘆頭”的名稱來歷還有一說,即指豬大腸與豬肚相連接處的一段,油脂豐滿,形狀很像葫蘆,故以此為名。到了清末,西安街頭又有不少經營豬肚腸的“豬雜羔”店。1923年原豬肉店的小掌柜何樂義也挑擔經營起豬雜羔來,為了取得競爭優勢,他在唐代“葫蘆頭”的基礎上銳意改進,在大腸頭中又配以豬肚、白肉、雞肉、骨頭湯等精工細作,烹制成的肚、腸綿爛、肥嫩鮮美,調味以麻辣為主,肥而不膩,清爽利口,生意十分興隆。
由于各種食材搭配著和各種的口味,讓人看起來感覺很奇怪,因此,它被無數網民稱為回民街的黑暗美食。很多人無法接受這種超級混搭的味道。
陜西的鹵汁涼粉最早起源于西安市南部的長安縣,夏季農忙時,農民無暇做飯。熱飯做起來不僅費時間,天熱又難以下咽。智慧的長安人就創制了鹵汁涼粉,切好的涼粉鋪在掰好的鍋盔饃上,放入調料,澆上提前做好的鹵汁,這就是最早的鹵汁涼粉,也曾經是長安縣人農忙時節又頂飽、又愜意的一頓飯,但這種吃飯方式在長安縣已難尋。
如今的鹵汁涼粉不知何時開始變成了回民街特有的美食,因為食材搭配和口味多樣化,甚至會顯得十分怪異,所以被無數網友稱之為回民街的黑暗料理,好多人接受不了這種超級混搭的味道。喜歡的人會超級喜歡,不喜歡的人卻敬而遠之。 吃法可泡饃、單走、加蛋,近兩年有些店家也把臘牛肉加入其中,口味、食材更加豐富。
粉湯羊血,很多人也叫羊血泡饃,和一個來自外地的朋友一起吃飯,一聽到這個名字,他就被整懵圈了!這可以吃嗎?這可以吃嗎?這可以吃嗎?重要的事重復三遍。哈哈哈哈哈!當我看到我的朋友被我嚇得不行時,我怎么這么爽呢?
粉湯羊血是陜西關中地區傳統名吃之一,由制血、配調料和做饃三個步驟精制而成。制血因為現在一般人無法得到鮮羊血,所以現在都買加工好的羊血了。吃的時候配以粉絲、香菜等輔料。羊血鮮嫩、粉絲光滑筋軟、辣香撲鼻。寒冬食用為最佳。又因所用調料多為溫中健胃和芳香開竅的中藥,故特別受年老胃弱的顧客的青睞。 據《陜西傳統風味小吃》一書描寫為:“麻、辣、咸、香、光、嫩。羊血鮮嫩,入口光滑,調料多樣,辣香撲鼻,助人食欲,有利消化。” 粉湯羊血,又稱粉湯血豆腐、粉湯紅絲,是陜西省著名的傳統風味半湯類小吃。粉湯羊血,營養成分較為全面,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尤其是有機鐵的微量元素含量是所有小吃中最多的。
現在陜西很多古鎮古城風格的景區,比如:袁家村、白鹿原影視城、馬鬼驛、簸箕掌等,每個地方的粉湯羊血肯定是生意最好的,因為人們游玩一天,體內缺鹽,而粉湯羊血味道重,麻辣鮮香、最適合這時食用。
粉湯羊血則先是民間食品,后來經廚師和生意人引入市肆,但仍舊為普通老百姓所喜愛,仍舊保留濃厚的民間食品風格。陜西人喜養羊,喜食羊,也善治羊。周秦漢唐以來就有此傳統。羊周身是寶,幾乎沒有哪個部位不可以作為美味佳肴的。
西安唯典的小編給您介紹了這三種小吃,來西安游玩的朋友一定有機會要去嘗嘗,不為好吃,只為我們曾經吃過。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陜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