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臊(sào,不讀shào)子面是陜西關中平原(http://www.yespx.com/)及甘肅隴東的一種傳統特色面,為西府名小吃。臊子面歷史悠久,尤以寶雞市岐山縣的岐山臊子面最為正宗。岐山臊子面具有3000年的歷史,最早始于周代。制作時以大肉“臊子”(即肉丁)加豆腐、黃花、木耳,烹湯澆面而成。
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臊子面的特點是:面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筋韌爽口,老幼皆宜。臊子面在關中地區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婚喪、逢年過節、孩子滿月、老人過壽、迎接親朋等重要場合都離不開。
岐山臊子面簡介
古時,周人由豳(今陜西彬縣、旬邑一帶)遷至岐之周原(今陜西岐山縣),在渭河邊和北原上繁衍生息。后渭河有一惡龍為禍,大旱三年,民不聊生。周氏族人不忍離開經過數代開拓出的家園,奮起反擊,大戰七日才將惡龍殺死,饑餓的人們為慶祝勝利,將龍殺了和面群體食之,覺得鮮美無比。于是在以后慶祝這次勝利時,便用豬代替龍和面集體食之。后來擴展至其他節日和祭祀。這臊子面也漸漸傳開,而其做法也漸漸流傳中得到了發展。
岐山文化館李辛儒先生還專門寫了一本小冊子,書名叫《神來之食歧山臊子面》。據他考證,臊子面源于周代尸祭制度的"竣余"禮儀,即先敬神靈祖靈,剩下的才輪到君卿,最后才是一般人。這種遺俗在岐山長期存在,不論誰家辦紅白喜事,第一碗臊子面先不上席,而由小字輩端出門外潑兩次湯,象征祭祀天神地神,剩下的湯稱"福把子",潑向正堂的祖靈牌位,然后才上席,并按輩數和身份次序上飯。過去吃面剩下的湯不能倒掉,還得回鍋。即取竣余的余字之意。現在敬神靈和祖靈,吃回鍋湯的習俗已經改變。臊子面是岐山和關中一帶招待客人的便飯,新媳婦過門,孩子生日,老人祝壽,通常都以哨子面招待客人。
來源于唐的“長壽面”。臊子面是在唐代"長命面"的基礎上發展變化而來的。《猗覺寮雜記》上說:"唐人生日多俱湯餅,是皇親國戚慶祝壽辰的壽面,世所謂'長命面'者也。"唐代詩人劉禹錫有詩云:"余為座上客,舉箸 臊子面 食湯餅。"面條一類的食品,在唐代稱作"湯餅"。劉詩中提及的湯餅",就是"長命面"。它是唐朝時款待客人的佳點。相傳,蘇東坡在陜西為官時,特別喜食這種面條,并寫下了對它的贊美詩句:"剩欲去為湯餅客,卻愁錯寫弄獐書。"關于"長命面"所以會改稱"臊子面"的事,民間流傳著一個故事:在很久以前,岐山有戶人家娶了一個美貌、聰明、勤快、伶俐的媳婦。新媳婦到婆家的第二天,為全家做了一餐面條,一家人食后無不稱贊面條滑爽鮮美。后來,她的小叔考中了官職,請同窗好友到家作客,便請嫂子為大家做最拿手的面條款待客人,大家吃后都贊不絕口。從此,"嫂子面"就出名了。因為這種"嫂子面"上必須加臊子為澆頭。所以人們也把它稱作"臊子面"。據史實,臊子肉出現在北宋時期,《夢粱錄》上記載有專門加工出售臊子肉的店鋪。但當時是否已經出現"臊子面",還不得而知。到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里記下了"臊子肉面法",所以可以肯定地說"臊子面"至少在高濂寫此書前,就已經問世。臊子面在陜西地區身價頗高。除沿襲唐代"長命面"的有關習俗,如在生日做壽時必食外,每遇婚喪喜事,或逢年過節,都要以它來款待客人。舊時,陜西農村還有這樣的習俗:新媳婦過門的第二天,要在婆家舉行一個隆重的搟面儀式,新媳婦當著客人的面上案搟面,以測試其技藝的高低。技術高超嫻熟者,搟出的面厚薄均勻,切條細長,下到鍋里不會斷裂,這樣的新媳婦,才能贏得大家的贊譽。
據說在漢代景帝年間,岐山縣京當村有戶人家娶了一個媳婦,聰明伶俐,賢惠能干,針線繡活做得好,廚房內還精于烹調。過門后有一天,她做了次面條,光滑細薄,用料多樣,湯汁濃香,味醇厚鮮美可口。全家食后交口稱贊,年幼的小叔子尤其愛吃,經常嚷著、哭鬧著要吃嫂子搟的面條。后來,小叔子用功讀書,經常是廢寢忘食,嫂子看到小叔子的學業一天天長進,學習十分辛苦,也時常搟面給其補養身體,小叔子學習也就更加用功。有一年,小叔子進京趕考,榜上有名,作了個地方官員,過年時邀請同僚到家里作客,客人吃過他嫂子做的面條,飽餐之余同聲夸贊鮮美無比。此后“嫂子面”便出了名,到處傳開來,爭相仿制品嘗。由于“嫂”與“臊”是異字諧音,天長歲月稠,“嫂子面”演變成了“臊子面”,在岐山一直延續至今。每當家里遇到婚、喪、嫁、娶,紅白喜事,逢年過節,都用臊子面待客。
岐山臊子面配料
岐山臊子肉
炒好的素菜
雞蛋皮
岐山臊子面干拌
臊子面含有豐富的香甜、滑潤淀粉、糖、蛋白質、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心益腎、健脾厚腸的功效,還有硫胺素、核黃素,纖維,維生素A,和三種氨基酸等。 臊子面易于消化吸收,有改善貧血、增強免疫力、平衡營養吸收等功效。臊子面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而且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100克臊子面煮熟后會變成400克左右,因此能產生較強的飽腹感。此外,臊子面能夠刺激人的思維活動,人的大腦和神經系統需要一種碳水化合物占50%的食品,面條就是人的大腦所需要的食品。硬質小麥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對腦細胞有刺激作用,所以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面條是不錯的選擇。而早上應該吃些蛋白含量較高的食品,晚上吃面則不利于消化吸收。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陜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