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包子是一道傳統的小吃,屬于素食。
包子、餃子等帶餡面食最大的優點是營養素齊全,符合人體需要。它既是主食,又兼副食;既有肉類,又有蔬菜,含有多種營養素,符合平衡膳食的要求。面粉做的皮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促進腸蠕動,使大便通暢。大白菜、蘿卜、扁豆等蔬菜的營養價值很高。豬肉或牛肉、羊肉可以補充優質蛋白。一般調餡時,人們還會放點植物油,這就增加了人體內的植物類脂肪。
此外,提倡在餡中加些蘑菇、海帶、黑木耳、蔥、姜等。蘑菇是抗癌的好食品,蔥姜等調料有殺菌作用。帶餡面食能保證人體所需各種營養素的攝入。有的人還喜歡在點餐時多嘗幾種餡,對于攝入營養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更是錦上添花。帶餡面食還有一個特點是味道鮮美,容易消化。由于用各種鮮肉、蛋、魚、蝦和時令新鮮蔬菜做餡,再放些人們喜愛的調料,使帶餡面食格外鮮香可口,因而可增加食欲。特別是冬天,對一些上了年紀、代謝不是很旺盛的老年人來說,無疑是理想的食品。常吃帶餡面食還可以防止養成偏食的不良習慣。不愛吃葷菜的人,優良蛋白質的來源會大受限制;偏吃葷菜的人又會導致熱能過剩及各種維生素、無機鹽缺乏。吃帶餡面食葷素兼備,可有效改變偏食習慣。
下面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給您介紹一下幾種素包子的配方和制作流程,喜歡的朋友可以在家試試。
特點:
清朝時期,天津有一家真素園食店,以經營各色素食而聞名,其中制售一種用綠豆芽、油面筋、木耳、黃花菜、白香干、粉皮等調成餡料制成的包子,以其選料多樣、清素不膩、制作講究、物美價廉而深受廣大食客的喜愛。真素園臨近海河,為了防止洪水泛濫,那里有一道用石頭筑起的矮墻,看上去很像一道門坎,所以天津人便將真素園的素餡包子叫做“石頭門坎素包”。其特點是面皮潔白,暄軟適度,餡料多樣,清素爽口。
原料:
面粉500克,口蘑、綠豆芽、油面筋丁、水發木耳、水發黃花、綠豆粉皮、香干丁、香菜各75克,口蘑湯150克,腐乳汁、芝麻醬各25克,精鹽、食用堿各2克,味精1克,鮮姜末20克,濕淀粉10克,香油30克。
制作方法:
(1)面粉內加水、食用堿和成面團揉勻。
(2)口蘑切成小丁。香菜、黃花菜均切成1厘米長的段。綠豆芽用沸水焯后切碎。木耳、粉皮切碎。芝麻醬用香油15克調勻。
(3)鍋內放入余下的香油燒熱,下入姜末炸香,下入口蘑丁、口蘑湯略煮,用濕淀粉勾芡,倒入盆內,放入香菜段、味精拌勻涼透,再加入其余調配料拌勻成餡。
(4)面團搓成條,揪成均勻的劑子,搟成圓面皮,放入餡料,提褶收口成包子,入籠上蒸鍋內蒸熟即成。
提示:
搟皮時中間稍厚,周邊略薄。要用旺火蒸制。
特點:
長清大素包是山東濟南長清地區的風味面食,以其個大而聞名,是以發酵面劑包入素餡制成包子,蒸制而成。其特點是個大均勻,皮白暄軟,餡大嫩香。
原料:
面粉350克,酵面150克,粉條200克,白菜200克,大蔥100克,醬油15克,精鹽4克,味精、胡椒粉各1. 5克,姜末5克,花生油30克,食用堿2克。
制作方法:
(1)將酵面團用溫水懈開,倒在面粉內和成面團,靜置發酵。粉條放在沸水鍋中煮軟,投涼,剁碎,用花生油、精鹽3克拌勻。白菜切成末,用精鹽1克拌勻。蔥頂刀切成圓薄片。
(2)發好的面團加入食用堿,充分揉勻,略餳。
(3)白菜擠去水分,同蔥片、粉條放在一起,加入醬油、味精、胡椒粉、姜末拌勻成餡。
(4)面團搓成條,揪成10個劑子,逐個按扁,搟成圓餅皮,逐個包入餡料,面、餡的比例要一致,收口提摺,包成包子,擺入蒸鍋內,旺火蒸熟即成。
提示:
蔥要切得越薄越好,面要和得軟硬適中。
特點:
香菇素包鮮香可口,營養豐富。
主料:
小麥面粉500克,香菇(鮮)200克。
輔料:
油菜250克,油面筋60克,木耳(干)100克,酵母3克。
調料:
鹽5克,味精2克,白砂糖5克,植物油20克,香油15克。
制作方法:
(1)將面粉加酵母、溫水,和成面團,放在有蓋的容器里,等待發酵,等到面團膨大、蓬松是,即可做包子坯。
(2)將香菇、木耳泡發、洗凈、切碎。3.將油面筋洗凈切碎。4.將油菜洗凈,沸水焯熟,放在涼水中浸涼,再切碎,擠去水。
(3)將植物油放鍋內,燒熱,放入切好的香菇、黑木耳、油面筋、白糖、鹽,煸炒至熟,起鍋時加入油菜、味精拌勻,淋上香油,即成為包子餡。
(4)根據個人喜好作成大小合適的包子,擺放在蒸籠里,將蒸籠放到沸水鍋上蒸10分鐘即可出籠食用。
特點:
素包餡料多樣,鮮香微辣,是濟南傳統風味小吃。
原料:
精扮500克,酵母5克,水發海米25克,水發木耳25克,細粉絲100克,茭白100克,雞蛋250克,胡椒粉3克,筍尖25克,姜12克,水發冬菇25克,油菜心50克,精鹽15克,水發黃花萊15克,味精5克,蔥20克,香油50克。
制作工藝:
(1)將海米、筍尖、木耳、冬菇、黃花、茭白、油菜心、蔥、姜切成末。雞蛋炒好剁成末。細粉絲用熱水泡開,剁碎。將各料合在一起,加香油、精鹽、胡椒面、味精拌勻成素餡。
(2)將面粉放入盆內,加溫水抄拌均勻,酵母用溫水化開加入其中揉成面團發酵至十成開后反復揉勻,掐做成20個面坯,逐個搟成圓皮,把餡放入面皮內,包成菊花形,餳放15分鐘。
(3)鍋中加水燒開后,上屜蒸20分鐘蒸熟即成。
特點:
繡球包子是云南昆明地區著名面食,是以云南特產的繡球菌(又稱干巴菌)為餡,用燙面劑制成包子,蒸制而成。其特點是皮面潔白,菌香濃郁,滑潤醇香,鮮美可口。
原料:
面粉500克,繡球菌(干巴菌))600克,蔥末15克,料酒20克,精鹽3.5克,味精、白糖各2克,麻油25克。
制作方法:
(1)將面粉用開水燙攪拌勻,稍涼,揉成面團,略餳。
(2)繡球菌洗凈,瀝去水,剁碎,放入容器內,加入全部調料拌勻成餡。
(3)面團搓成條,下成均勻的小劑子,一手拿皮,一手抹餡,收口捏成繡球狀包子生坯。擺入籠內,旺火蒸熟取出即成。
提示:
面團要和得軟硬適中。用旺火一氣蒸熟。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陜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