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的肉夾饃是什么樣子的?外地人聽到肉夾饃,都認為是不是說錯了,應該是饃夾肉吧,其實這種說法和古漢語有關,含義是肉夾于饃。
這種說法之所以廣受認可,是因為陜西方言念“饃夾肉”,聽起來像是“沒加肉”,陜西人性急,一急,就改成了肉夾饃。久而久之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肉夾饃種類很多,廣受各地消費者歡迎,那什么是正宗的老潼關肉夾饃呢,且聽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細細道來。
隨著時代發展生活水平提高,酥脆咸香、肥而不膩的老潼關肉夾饃脫穎而出,引領了全國的美食風向,受到了全國各地消費者的喜愛,一口咬上去,咔嗞一聲~酥脆掉渣!
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食的“老潼關肉夾饃”,不僅被眾多吃貨追捧,同時也受到假冒產品的困擾,
那么如何識別,做一個評論級肉夾饃專家呢?
下面“骨灰級”肉夾饃大師為大家普及一下西安的肉夾饃:
專業的來說肉夾饃分為三種:
死面饃(主要以老潼關千層餅為主)、發面饃(主要以白吉餅為首)、半發面饃(主要以回族坨坨饃為主):
老潼關千層餅
白吉餅
又有地域說法:東府老潼關鹵肉肉夾饃、關中臘汁肉夾饃、西府臊子肉夾饃、回族臘牛肉夾饃;
老潼關鹵肉肉夾饃
關中臘汁肉夾饃
回族臘牛肉夾饃
而老潼關肉夾饃全名為“千層餅肉夾饃”,因其饃內有層層面圈得名。也有眾多的東北朋友因其表面饃條酷似菊花稱之為“菊花饃”,大家對其的鐘愛可見一斑。
老潼關肉夾饃手工制作流程:
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中心培訓部的詳細教程
煉油:先把板油切成細絲,然后鍋內小火放入板油,加適量水把板油融化。
和面:用精制高筋面粉加溫水、堿面攪拌,和成面團,醒半個小時。
制作:
1.拿適量面團揉搓成條,搟成薄面片,均勻在面片上涂抹豬油
2.先把面片三分之二卷成餅,剩余三分之一用劃條器劃成細條,然后卷起來,成圓柱。
3.把面卷左手順時鐘,掐成二兩一個的小面劑子,把面劑子用搟面杖搟成餅狀,大小合適。
4.烤制:在烤爐內烤制,先把餅正反面刷薄薄的豬油,然后把餅放置烤箱上色,待花色有點金黃均勻,餅漲起來以后取出即可。
鹵肉的做法
1. 將豬肉切成10cm見方的大塊,放入涼水中浸泡2小時以上,中間最好換2次水,這樣肉里面的淤血才會被泡出來;
2. 將泡好的豬肉洗干凈放入鍋中多加一些清水然后大伙燒開,撇去浮沫;
3. 將所有的調料都放入鍋中大火燒開后,再轉小火約煮2個小時(也可以交給電高壓鍋來完成那將更快),直到肉變得特別軟爛才可以。
正宗老潼關肉夾饃有幾個無法復制的特點:
1、熱饃涼肉
在剛出爐的熱饃中夾上煮好的冷肉,俗稱“熱饃夾涼肉”。饃皮薄松脆,溫度較高,搭配涼肉,既能夠平衡溫度,吃的時候不容易燙嘴,且使用涼肉能夠保持肉的濃厚醇香。
雖然在大家飲食習慣上,對于涼肉口感有所懷疑,但相信您品嘗過后,定會這獨特風味贊不絕口。
2、酥脆掉渣,面香可口
因老潼關肉夾饃的特殊工藝,烤制時不用油所以面香濃郁,假冒肉夾饃工藝達不到,只能用油煎的方式模仿口感,但非常油膩,且嘗起來只是有油炸品的脆達不到酥的效果。
只有酥脆結合,才有最飽滿的滋味,烤制的饃麥香撲鼻,吃一口回味無窮。
3、肉瘦而不柴,肥而不膩
左左香老潼關肉夾饃的肉使用秘制古法鹵制,香味悠長,咸香適口,更是有秘而不宣刀法配合。肥瘦相依肉片美觀,無論是在品相還是吃的口感上,都足夠完美。
一口咬下,肉質軟糯,糜而不爛,將肉夾饃打造為生活中的精品,讓吃成為一種藝術。
4、外形為“菊花面兒”“虎皮色”“千層圈”
因市場需求的增加機械加工的千層餅非常多,只有真正正宗的老潼關肉夾饃才是手工制作,從饃條的是否一致和整齊度上就能明顯區分。
綜上所述正宗老潼關肉夾饃的特點一目了然:饃口感酥脆、面色白有焦花不油膩、純手工制作饃條寬窄不均、鹵肉微熱都為大小均勻的指甲片、肥瘦搭配肉香不膩!
那么你現在知道什么是正宗的老潼關肉夾饃了嗎?
此次正宗老潼關肉夾饃詳解到此為止了,希望大家都能品嘗到原汁原味老潼關肉夾饃,享受美食快樂生活!!
如果您想開家快餐店或者一家面館可以聯系西安唯典的小編,“關中王記”肉夾饃涼皮店、“藍關老號”陜西風味面館是免費加盟的,不收加盟費用和管理費用,讓您2980元就能擁有一家店的全部技術,小編電話及微信:1810928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