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的那個雜面抿成抿節,挖的那個白面揪成不碴。
面前擺上一盤十幾碗調料,這是要吃啥? 小飯店的保鮮柜里擺著一盤一盤這樣的調料,來了客人就給端上一盤,客人根據自己的口味隨意放。 如果沒吃過,可真是猜不出的。
這些調料分別是:則莓、芝麻、豬香油、柿子醬、辣油、茄子、韭菜花、蔥花、香菜、韭菜、香醬、香辣肉末。 則莓是啥,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到現在也不知道。
而且什么食物會這么隆重地需要如此豐富的調料? 主角其實就是這個,一種非常平凡而樸素的食物:抿節
抿節
抿節在陜北方言中讀“抿節兒”,所以也寫作“抿尖”。是榆林的一種粗糧細做的傳統面食小吃。 抿節用的面是由豌豆和小麥磨合而成的雜面,將和好的面團放在密布篩孔的特制抿節床上,用手掌抿壓而下,成一寸來長的小節,呈扭曲狀。食時,將抿節下鍋煮熟,澆以素湯,湯內有豆腐丁、土豆丁、豆角丁等,并佐以韭黃、芝麻、辣醬、香菜等,其味清淡可口,帶一股豆香味。此乃陜北面食中的佼佼者,食者必點之品種。
抿節
制作抿尖時必須用到一種特制的工具,那就是“抿尖床”(或叫“抿節床”),功能類似于做饸饹時用到的饸饹床——將和好的面團置放于抿尖床上,用手掌壓,通過床上的篩孔,篩作成一寸來長的扭曲狀小節,也有將面和成軟糊狀的,以便通過抿尖床直接下鍋。“抿”在漢語中有“抹”、“收斂”的含義,一邊壓一邊做“抿”的動作,即可將面團擠壓成一小截一小截,抿尖的“抿”字即表示此種面食的制法,而“尖”則是指此種面食出鍋后的形狀。
抿節床
玉米面粉500克、精面粉150克、紅蘿卜100克、黃瓜100克、豆角100克。
抿節的佐料至關重要,主要有西紅柿醬、辣醬、芝麻、香菜、醋、蔥花、油潑辣子等。
壓抿節
1、先拿開水和玉米面,然后再摻入精面粉,和好后放一邊醒30分鐘左右。
2、紅蘿卜、黃瓜和豆角切成細絲備用。
3、把面團放在抿節板上用手掌壓出長約2—3厘米的小圓條兒,放入滾水中煮熟撈出。
4、放入備好的紅蘿卜、黃瓜、豆角,澆熱湯 也可加入肉、蛋配時令蔬菜。
5、根據自己口味可加腐乳,芝麻面,韭花,辣椒絲,蔥花香菜,醋,辣椒醬,蒜泥等.加的料越多越有味道.其口感光滑,爽口。
抿節
抿尖的主要吃法是用于煮食,即將抿尖下鍋煮熟,澆以素湯或葷湯,湯內通常有豆腐丁、土豆丁、山藥丁、豆角丁等,并可佐以西紅柿、韭菜韭黃、蔥花、芝麻、辣醬、芫荽(即香菜)等,這些都是陜西本地盛產的蔬菜種類,不喜歡喝湯的人也可將燴鹵直接干拌食用。抿尖其味清淡可口,不同于普通面食,通常它還帶著一股豆香味兒。
抿尖營養豐富,清淡可口,易于消化與吸收,可謂陜北面食中的佼佼者,酒席宴會、食堂小灶,抿尖幾乎是必備的小吃。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陜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