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陜北,革命的發源地,紅色旅游的圣地,吃小米飯,喝南瓜粥,今天我們不去游寶塔山,不去逛棗園,而是來一起說一說陜北榆林佳縣的美食:馬蹄酥。
榆林多元文化交融,形成了獨特的人文風俗,其中地方美食種類繁多、獨具特色。豆腐宴、砂鍋扁食、拼三鮮等地方風味入選中華名小吃,靖邊剁蕎面、清澗煎餅、橫山燉羊肉、府谷黃米飯、米脂驢板腸、子洲馃陷、佳縣馬蹄酥、吳堡空心掛面等等,備受游客青睞。
馬蹄酥又名蜜碗提起這個馬蹄酥,因形似馬蹄而得名,它產生和發源出名于陜北佳縣,一個以種植小麥、小米、高梁為主的北方地區,所以它像北方人愛吃的水晶餅一樣,屬于糕點類美食。馬蹄酥原是佳縣民間走親訪友時的名貴糕點,是用精粉、豬板油、蜂蜜和白糖等為原料制成,色澤褐黃,紋層清晰,脆酥綿甜,且耐存放。
關于馬蹄酥的來歷,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了解到在民間有一段有趣的傳說:
唐時,長孫皇后產后得了疑難重癥,不論什么佳肴美味都吃不下去。一日,大臣魏征進宮探病,問了娘娘的飲食,太宗嘆了一口氣說:“皇后百樣補品都不想吃,日漸消瘦,如何是好?”魏征奏道:“為臣聽說葭縣(現改為“佳縣”)有一位張廚師善做民間小吃蜜碗,病人最喜食用,何不召來一試。”太宗聞奏,立即派人將張廚師傳進宮中御膳房。
第二天一早,張廚師親自給娘娘送去烹制的美食。娘娘見盤中所盛之物不是常見的水陸八珍,而是一個金燦燦的小碗,就發生了興趣。她端起盤子仔細看了一陣以后,輕輕咬了一口,只覺得又酥又軟,美不可言。接著又一口一口地慢慢品嘗,吃得一點不剩。
從此,娘娘胃口漸開,每天除吃兩個蜜碗外,還吃一些別的東西。過了一個月,娘娘臉色漸漸紅潤,過了三個月,已經完全康復,太宗大喜,以黃金百兩、彩緞百匹重賞了張廚師。從此蜜碗名傳中外。
馬蹄酥有幾百年的制作歷史,它的制作方法相對簡單:每三斤白面,加十個雞蛋和一斤蜂蜜,將面和勻,搟成半寸厚,切成手掌大的方塊,捏成碗狀,入油鍋炸熟即可食用。 馬蹄酥色澤褐黃,紋層清晰,脆酥綿甜,存放時間長,不易變質,是佳縣著名的傳統風味食品。
做好的馬蹄酥外形看起來非常的漂亮和吸引眼球,首先是粉紅色的食用色素點綴于最上面,雖然是粉紅色,但它可以吃,吃后對人體沒有任何傷害,少量放于最上面,起到了點綴美觀的作用。然后是雪白色的、類似于馬蹄形的面團。因為它外形像一匹俊馬的馬蹄子,所以大家就給這個美食起了個馬蹄酥的美名。
這個面團是馬蹄酥的主要食用物,呈雪白色,像千層餅一樣,一層一層,非常薄的層次,疊加在一起一樣,上面點綴了粉紅色的食用色素。 把馬蹄酥拿在手中,感覺都不敢使勁接觸一樣,如果使勁一捏,立刻就會破碎成細小的面渣一樣,手勁重一點,馬蹄酥就會發出咯噌咯噌的清脆響聲。吃到嘴里,入口即化,又酥又脆,口感非常好,吃的滿口流油,但是給人的感覺是不油膩,讓人吃了一口還想再來一口。但這種食物有一個缺點,需要熱的時候吃,這樣口感味道都非常不錯。如果冷了,大家可以把它加熱,然后再品償。
第一道工序就是和面,和面時要在面粉中加入一定的豬油,這樣和出來的面才會酥,才會出現油而不膩,才會出現千層餅的層次感,這樣制作成馬蹄酥的酥子。
第二道工序是制作水面,水面是用水和面時加一點豬油,然后把這個和好的水面揪成一個一個的劑子,把剛才做好的酥子包在里面,包成馬蹄形狀,像一個馬蹄形狀的包子一樣。
第三道工序就是用油炸,這個油炸過程非常講究,非常考驗制作人的手藝,不像我們炸油條一樣,高溫下放進去就可以往外撈了,這個炸馬蹄酥的過程油溫不能高,當油有一點點溫度時就把做好的馬蹄酥面團放入鍋中,需要邊泡邊炸,大約四十分鐘后,當顏色還是雪白色時就可以往外撈了,如果控制不好,一個是顏色就會變深,變深就說明油溫高了,炸過了。
第四道工序就是往炸好的馬蹄酥上撒一些粉紅色的食用色素,擺盤,往盤子上增加一些綠色不能吃的配飾,這樣就可以端盤上桌供客人品償了。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陜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