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縣,隸屬于陜西省寶雞市,古稱隴州,因地處隴山東阪而得名,位于關中平原西部、寶雞市西北。東臨千陽,南接陳倉區,西北部與甘肅清水、張家川、華亭、崇信、靈臺五縣毗鄰。
“八跨五帶六香”在隴州流行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據傳,漢代霍去病西征匈奴,征集關山戰馬,飽受掠擾之苦的當地百姓,懷著對匈奴的仇恨和對霍去病的崇敬,擺上家鄉最奢華的宴席為英雄踐行,霍去病品用過極富隴州特色的八道熱菜和五碗熬蘿卜蓋肉,又連飲幾大碗隴州美酒后,贊不絕口地連說:“好菜、好酒!”他欣然給菜肴起了個吉祥名字——“八跨五帶六香”。從此,“八挎五”就成了古隴州的大宴。
大唐時期,太宗李世民巡視隴州,隴民們用此宴招待皇上及文武百官,深得褒獎。“八挎五”自此進入皇宮,成為御膳。“八跨五帶六香”中的“八”攜帶著濃厚的“發”字意味,指八珍玉食的八道熱菜,“五”象征著壽、富、康、德、善五福臨門。“八挎五”蘊含著隴州先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在原有“八跨五”的基礎上新增“六香”,即為“八跨五帶六香”寓意六六大順。
一、薏米雞
薏米雞非常有特色,湯清味鮮,雞肉酥爛,薏米軟粘,回味悠長且營養豐富,益肺健脾、利濕消腫、老少皆宜。
二、三仙肉
三仙肉又名糟肉,色澤紅潤油亮,入口即化,肥而不膩,湯汁酸甜,誘人食欲。
三、苜蓿肉
苜蓿肉又名木犀肉,也叫里脊肉,原是孔府宴中的一道名菜。隴州賓館的苜蓿肉,剔除了孔府宴木犀肉食材中的玉蘭片,粉面芡,加大了土雞蛋的比例,提升了苜蓿肉的黃色亮度,使其顯得更加“金貴”。
四、紅燒丸子
紅燒丸子是隴州地道名菜,選取散養黑豬身上肥瘦相間的大肉,剁成肉末入盆加雞蛋、面粉、調味品攪勻,捏成圓團入油鍋炸至金黃色時撈出,再入肉湯鍋中加進木耳、菠菜燒開即成。
五、全家福
選用精品五花肉入鍋煮至五成熟,與油炸豆腐、紅蘿卜、白菜、粉條、蒜苗、奪中國調味品一同入鍋炒燉,直至菜味肉味融為一體。此菜內容豐富,五香俱全,營養充裕,婦孺皆宜。也是隴縣人鄰里和睦相處、有福同享的見證。
六、虎皮豆腐
虎皮豆腐借鑒虎皮青椒、虎皮豬耳、虎皮肘子、虎皮五花肉制作廚藝。虎皮豆腐色澤橘紅、汁緊味香、外脆里嫩。
七、暖鍋
嚴寒冬季,北風凌冽,雪花漫天,賓朋們聚集一堂,吃著香味蒸騰、珍肴薈萃的暖鍋,家一般的溫暖油然而生。
八、甜米
甜米是隴州老“八挎五”宴席中必不可少的美食,將其排序于宴席最后壓軸,意為生活甜蜜到底。這道菜體型渾圓、色澤紅潤、甜香膠黏,象征著圓滿、紅火、甜蜜。
一、隴州涼盤
這是“隴”字號最為鮮明的民間菜肴,為城鄉居民宴請賓客的必備涼菜。隴州涼盤紅、黃、綠相間,方、圓、菱簇擁,葷、素共聚,酸、辣俱全,葷而不膩,脆而爽口;色澤、形狀、口感、營養俱佳。
二、核桃花
純生態無污染的綠色美味,吸取了當地優質核桃樹的精華于一身,看起來不是很起眼,但是吃到嘴里,那個淡淡的清香很是暖人心窩,更有一種嚼勁,卻沒有核桃花的澀味,讓人唇齒留香,難以忘懷。
三、馬家燒雞
馬家燒雞是享譽陜甘寧的回族名吃。用料精良,活雞選用地產兩年左右的散養土雞,經幾十道工序層層加工,再置入鹵汁中慢慢鹵制,方成美食。成品雞形完整,色澤橙亮,香味醇厚。
四、豌豆角拌桃仁
以隴縣地產鮮嫩豌豆角和核桃仁為主材,豌豆角焯熟浸泡后濾去水分盛入盤中,去細皮核桃仁覆蓋其中,加芝麻、白醋、香油、食鹽攪拌盛菜。
五、蒜蓉雞娃菜
菜品紅中泛綠,菜條琳瑯,蒜香出頭,酸香厚重,筋而易嚼,具有多種藥用價值,是隴州賓館今年開發的“山珍”。
一、馬蹄酥
馬蹄酥又名蜜餡兒,因形似馬蹄而得名。清代光緒末年已成為地方名貴食品。用料考究,外形美觀,油潤酥脆,香甜味厚,入口即化。
二、核桃油旋饃
核桃油旋饃是隴縣獨有的美味食品,流傳已有上千年歷史,制出的油旋饃螺旋外觀富于質感,層多層薄,油潤焦黃,外皮酥脆,內瓤柔軟,餡料裹滿饃面,核桃香氣撲鼻。
三、糖酥饃
糖酥饃為甜食小吃,也是饋贈親友的佳品,是隴縣特有食品。其外觀色澤金黃、酥皮層次分明、入口脆酥香甜,深受食者喜愛。
四、核桃仁包子
核桃仁包子講究營養搭配,外形小巧圓潤,包頂花紋細膩,為家常食品賦予了新的美感、口香和滋養成分。
五、菜攪團
隴州賓館順應人們生活好轉后的懷舊心理和飲食新理念,大膽創新研發了風味小吃菜攪團。其制作方法是用菜汁和優質麥面、玉米面做成攪團,蘸汁熱吃,切丁涼拌、熱炒、湯煎。
六、洋芋面片
洋芋面片制作工藝簡單,纏綿濃厚、面片口感滑爽。這是一道極其普通的農家飯食。
“八跨五帶六香”是隴州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八挎五帶六香”用料、做工、營養和飲食文化內涵的基礎上,順應社會對營養保健功能的需求,引領飲食消費新潮,研發創新的成果結晶。十九種美味營養搭配齊全、涼熱搭配合理、葷素比例適宜、烹調工藝精良、色香味形俱佳;具有張揚的隴州飲食文化特質。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陜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