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杜康泉,餐餐豆腐香”。這是流行于白水縣老百姓當中的一句俗語,當地老百姓把豆腐與杜康酒相提并論,可見豆腐在白水縣的地位。
豆腐被譽為“東方龍腦”,在我國已垂史兩千余年了。細嫩柔軟、潔白如玉、含蛋白質高,并且有鈣鐵等物質,營養豐富。陜西省白水縣的豆腐白細嫩筋,豆味香濃。刀切豆腐或片或塊或條白而細,軟而筋,煮在鍋里時久不爛,放油鍋煎炸而色黃,虛軟,吃起來既綿又筋。白水豆制品,汲取聞名中外的杜康泉水,用大山深處特產的黃豆,采用傳統手工藝精致而成,其無水紋、無雜質,晶白細嫩、切絲不斷、口味純正、不含任何添加劑、是純綠色健康食品。
以前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聽別人說去白水一趟買包子都是一百個的往西安拿,之前還不信,去吃了才知道味道確實好,里面就是蔥和豆腐,雖然很簡單普通但是味道確實美,白水有名的不光是蘋果還有豆腐。豆腐做成的各種菜都不錯,但其中最有名的還是白水豆腐包子。豆腐的好壞和水質有很大的關系,我們聽聽白水這個名字就知道豆腐肯定不錯了。下面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白水豆腐包子,其實白水老包子除了豆腐包子,還有茄子包子、大肉包子、地軟包子,只是豆腐包子最出名。
白水豆腐包子也叫白水老包子是很有地方風味的小吃,它是用白水獨特的豆腐切碎伴蔥末,調料加入食鹽、花椒末、菜油伴成的餡子。而包子外邊的的包子皮,則是當地的老酵發面做成(葷包還要每個加一塊大拇指大熟肥油),包好上籠用大火蒸熟。
白水豆腐包子過去的賣法很特別,每天早晨在家里蒸好包子,裝入鋪好棉被的大竹籠里,然后用車子推到常去的街口。專吃老包子的人們早早等在那里,包子一到就圍上來,賣包子者揭起蓋被,拿起包子在自家配制的辣油罐中用竹片蘸一下,抹在掰開的包子中,遞給吃包人手,吃包人接過包子或蹲或站就吃起來,吃完一個伸手再要,最后再報數付錢走人。
白水包子吃起來別有風味,吃包人拿起包子,沖進鼻腔的那股老酵面味就令人陶醉,吃到嘴里伴著豆腐香、調料香、辣油香匯入那獨特的香味使人久久不能忘懷。
白水老包子作為地方特色小吃,是白水人不能忘記的喜愛,必早早買好白水包子帶去使他們一飽口福。
據說白水有特色包子少說也有五、六十年了,那時在白水賣包子的共有三家:廟巷的黨家、西巷的董家、東巷的蘭家。過去都是家里制作街上賣,"文革"中割資本主義尾巴再不敢賣了,"文革"后期管的松了,廟巷黨家龍兒老漢偷偷在家里蒸好,也不在外邊賣,好口福者就趕到黨家吃包子。改革開放后,政策好了,市場放開了,黨、董、蘭三家都先后拾起了老營生。黨家、董家還曾專門開店經營,但都因后人不喜歡這個老行當,老掌柜的一過世,黨董兩家相繼關門。唯獨東巷蘭家因老掌柜蘭全増年輕能干,繼續操起本行賣起了白水老包子,這一賣就是三十多年。
現在白水縣有很多賣包子的,但是傳統的包子制作工藝復雜,傳統的賣法限制了它的拓展,并且賣老包子屬微利性行業,這個行當的前途命運是未知的,若干年之后也許只有機器工業化生產的包子,而白水老包子就只能是回憶中的白水小吃了。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陜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