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餅與油條、油糕是陜西街頭經常見到的,一般商家經營早餐時會把這三種一起經營,因為他們都需要一口大油鍋、都是油炸食品只是和面方法有區別而已。
油餅
油餅有很多種做法和形狀,味道也有甜和咸之分,但無論怎么做油餅首先肯定是形狀圓型的,中間有中空。西安唯典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喜歡吃甜的,就是和面時加白糖的哪種油餅。
炸油餅
油餅的制作方法和油條差不多,只不過是做得形狀不一樣。先把面抻成元餅狀,要在上邊弄幾個洞,再涂上食用油,就可以放入鍋中炸了。油餅外酥里嫩,油而不膩,有些人當作早餐食用,配上豆腐腦、豆漿更加美味。
制作油餅
油餅的起源小編找到了三種,也不知道哪種是真的,先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一說:源于宋初問世的名點“大救駕”,后南宋遷都杭州,世人為借故諷政,便仿制“大救駕”,希望南宋朝廷記住開國的艱難,不要喪權辱國。此點以吳山所制最為有名,故得“吳山酥油餅”的美名。
二說:起名于北宋蘇東坡。當時,蘇東坡任杭州知州,一天公余興濃,身披蓑衣,腳著芒履,冒雨游吳山,見眾人爭購油餅,也買幾只,解下酒葫蘆,坐在野花叢中,品嘗起來。覺得此餅香脆松口,味道特佳。問店家有何美名?店家回答:“山野小吃,無什么美名”。蘇東坡細觀此餅,一層層、一絲絲,像身上蓑衣一樣,便隨口說道:“好,既無雅名,就叫它蓑衣餅吧!”因為,蘇東坡為此餅取名,從此,吳山“蓑衣餅”,生意興隆,聲名遠揚。因為,“蓑衣餅”與“酥油餅”,字音相諧,又加此餅本身又油又酥,后來就改稱為“油餅”。
三說:油餅是起源于我們山東淄博博山的,聽說以前有一位大臣被殺頭,被誅九族,這一家人只剩下一個女的,這個女的每天就做一筐用油和面做的餅,味道很好吃,但是,她每天也不多做,只做一筐,用來維持生計,后來她的油餅技術就流傳下來了。
西安唯典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覺得油餅這么簡單肯定不是以上說的,估計是古代有人炸油條時嫌麻煩,直接把面搟圓扔到鍋里就炸出來了,小編在家里做飯很多時候圖省事,減化了很多步驟,經常這樣做,有時又能發明一種新吃法呢。
油餅
一個油餅的熱量很高,再加上它的脂肪含量也高,實在不是一種健康食品,減肥期間不宜食用。下面再看看如何消耗一個油餅的熱量。 攝入一個油餅的熱量相當于做以下運動: 走路 106分鐘、 跑步 50分鐘 、跳繩 40分鐘、 健美操 86分鐘。正在減肥的唯典小編看不下去了,太嚇人了,趕快吃個油餅壓壓驚。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陜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