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菜也叫秦隴風(fēng)味,包括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方風(fēng)味,是大西北風(fēng)味的簡稱,而以陜西菜。甘肅菜具有代表性。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陜西為秦國治地,故簡稱“秦”。甘肅省境大都在隴山之西,古代曾有“隴西郡”。“隴右郡”的設(shè)置,故簡稱“隴”。秦隴風(fēng)味總的特色是“三突出”。一為主料突出:以牛羊肉為主,以山珍野味為輔;二為主味突出:一個菜肴所用的調(diào)味品雖多,但每個菜肴的主味卻只有一個,酸辣苦甜咸只有一味出頭(包括復(fù)合味),其它味居從屬地位;三為香味突出:除多用香菜作配料外,還常選干辣椒。陳醋和花椒等。干辣椒經(jīng)油烹后揀出,是一種香辣,辣而不烈。醋經(jīng)油烹,酸味減弱,香味增加。花椒經(jīng)油烹,麻味減少,椒香味增加。選用這些調(diào)料的目的,并非單純?yōu)榱死薄K帷B椋饕侨∑湎恪E肴渭挤ǎ瑒t以燒、蒸、煨、炒、氽、熗有獨到之處,多采用古老的傳統(tǒng)烹調(diào)方法,如石烹法,至今沿用,可謂古風(fēng)猶存。燒。蒸菜,形狀完整,酥爛軟嫩,汁濃味香,特點突出。清余菜,湯清見底,主料脆嫩,鮮香光滑,清爽利口。溫拌菜(屬熗法),不涼不熱,蒜香撲鼻,鄉(xiāng)上氣息極濃。燒、蒸、清氽、溫拌,是秦隴風(fēng)味最具有代表性的菜式。
下面來自西安唯典小吃培訓(xùn)的小編教您做陜菜--佛手魚翅
主料輔料:
鮮蕨菜頭 500 克、香油 15 克、水發(fā)魚翅 200 克
蔥段 50 克、金華火腿 50 克、姜未 25 克
油菜心 100 克、食鹽 2.5 克、香菜 10 克
料酒 25 克、水淀粉 25 克、味精 1 克、熟豬油 10 克
烹制方法:
1.將魚翅淘洗干凈,除去腥味,投入湯鍋內(nèi)燒開撈出,放入盤內(nèi)。
2.將火腿改成箭條,壓在魚翅上,再壓上油菜心、香菜段,蔥節(jié)、姜末,調(diào)食鹽,加豬油、料酒,上籠蒸約 1 小時。
3.蕨菜洗凈,投入開水鍋中焯過,去其異味,瀝干水分,放入大碗內(nèi)。然后在碗內(nèi)灌入雞湯,加食鹽 2.5 克,上籠略蒸,使其入味,然后將蕨菜撈入盤中,上壓魚翅、火腿,盤周圍以油菜心。
4.炒勺置火上,加入雞湯 250 克燒開,調(diào)入食鹽、姜末、味精,用淀粉勾芡,澆入盤內(nèi),淋上香油即可上桌。
工藝關(guān)鍵:
1.若用于魚翅,先用溫水泡軟、洗凈,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以沒過魚翅為準(zhǔn),再加適量的堿,用大火燒開后再用小火微開 40 分鐘即可,撈出用開水洗二遍,以除去堿味,放入開水里浸泡待用。
2.此菜勾芡時,要在勺中晃芡,即徐徐下入芡汁,要不停地晃動炒勺,要求明汁亮芡,芡汁的數(shù)量要少于燒菜。
3.此菜要注意外形的整齊、美觀,魚翅要保持其完整的原形,火腿條和油菜心也要整齊,不可參差不齊,不得松散。
風(fēng)味特點:
1.《爾雅·翼》載:“蕨生如小兒拳,紫色而肥。”唐代詩人白居易有“蕨菜已作小兒拳”之句,宋朝詩人黃庭堅也有詩曰:“嫩芽初長小兒拳。”此皆指蕨菜。蕨菜產(chǎn)區(qū),群眾一般把蕨菜俗呼為“拳頭菜”、“拳芽菜”或“佛手菜”,“佛手魚翅”由此而名,實即“蕨菜魚翅”。
2.蕨菜為山珍,入饌歷史極其悠久。《詩經(jīng)·召南》:“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唐朝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記載:商朝末年,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齊,在商滅后發(fā)誓不食周粟,采蕨、薇以充饑,最后都餓死在首陽中。西漢初年,有“四皓”之稱的角里先生、夏黃公、東園公和綺里季,志行高浩,壽長德劭,因逃避秦亂,攜妻將子,隱居今陜西境內(nèi)的商山,采蕨而食。漢高祖劉邦聽說后,非常敬仰,遂下詔請他們下山做官,但他們拒不應(yīng)詔,繼續(xù)過其清貧的隱居生活。故商山一帶至今稱蕨萊為“商芝”。“商山芝”或“紫芝”。《本草拾遺》又載:“四皓食芝而壽”,是說這四隱士食蕨而長壽。“四皓”所寫的《商之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充饑。唐虞世遠(yuǎn),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優(yōu)甚大。富貴之畏人兮,不如貧賤之肆志。”由此可見,蕨菜有延年益壽的食療功效。
3.伯夷兄弟和四皓隱士食蕨的方法,尚有待考證。據(jù)《齊民要術(shù)》記載,后魏年間,甘肅天水人吃蕨菜的方法是,二月間采集,制成干菜,放到秋冬時食用。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明人吃蕨菜的方法是,采取嫩莖,用灰湯煮去粘液,曬干當(dāng)菜吃。清人則是用滾水泡軟,擇去根葉及粗梗,選取極嫩部分,用雞湯煨熟而食。當(dāng)代,蕨菜可煮,可燒,可煨,可燉,可炒,烹制方法甚多,菜肴品種不勝枚舉。“佛手魚翅”集山珍、海珍為一盤,色香味美。
想了解和學(xué)習(xí)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guān)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xùn)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fā)表一些陜西傳統(tǒng)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lián)系西安唯典學(xué)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shù)、配方、設(shè)備、文化、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