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菜也叫秦隴風味,包括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方風味,是大西北風味的簡稱,而以陜西菜。甘肅菜具有代表性。在春秋戰國時代,陜西為秦國治地,故簡稱“秦”。甘肅省境大都在隴山之西,古代曾有“隴西郡”。“隴右郡”的設置,故簡稱“隴”。秦隴風味總的特色是“三突出”。一為主料突出:以牛羊肉為主,以山珍野味為輔;二為主味突出:一個菜肴所用的調味品雖多,但每個菜肴的主味卻只有一個,酸辣苦甜咸只有一味出頭(包括復合味),其它味居從屬地位;三為香味突出:除多用香菜作配料外,還常選干辣椒。陳醋和花椒等。干辣椒經油烹后揀出,是一種香辣,辣而不烈。醋經油烹,酸味減弱,香味增加。花椒經油烹,麻味減少,椒香味增加。選用這些調料的目的,并非單純為了辣。酸。麻,主要是取其香。烹任技法,則以燒、蒸、煨、炒、氽、熗有獨到之處,多采用古老的傳統烹調方法,如石烹法,至今沿用,可謂古風猶存。燒。蒸菜,形狀完整,酥爛軟嫩,汁濃味香,特點突出。清余菜,湯清見底,主料脆嫩,鮮香光滑,清爽利口。溫拌菜(屬熗法),不涼不熱,蒜香撲鼻,鄉上氣息極濃。燒、蒸、清氽、溫拌,是秦隴風味最具有代表性的菜式。
筏子肉是先將羊內臟洗刷干凈,切碎,加面粉和淀粉,以及蔥末,姜末、蒜末、花椒、胡椒、精鹽、醬油,拌勻作餡。用網油作外皮,裹餡心卷成塊狀,用羊腸繞著卷成的條塊包扎緊,兩端封口,防止內餡外露,然后入鍋煮熟。下面來自西安唯典小吃培訓的小編教您做西北菜--筏子肉
主料輔料:
羊心1副、面粉50克、羊肝1副
淀粉25克、羊肺1副、生姜末15克
羊腎1副、花椒粉10克、腸管1根
醬油25克、羊網油200克、鹽25克
蔥末15克、蒜末10克、胡椒粉3克
烹制方法:
1.將羊內臟洗刷干凈,切碎,加面粉和淀粉,以及蔥末,姜末、蒜末、花椒、胡椒、精鹽、醬油,拌勻作餡。
2.用網油作外皮,裹餡心卷成塊狀,用羊腸繞著卷成的條塊包扎緊,兩端封口,防止內餡外露,然后入鍋煮熟。
3.吃法有三:將煮熟條塊切成圓薄片,澆羊肉原湯及蒜泥而食,名曰“清燒筏子”;如切厚片,再入鍋用油煎皮黃呈脆,蘸椒鹽而食,名日:“干炸筏子”;如切成段,另作湯汁澆上,可作湯菜,名曰“湯筏子”。亦是青海傳統名菜。
風味特點:
1.“筏子肉”俗稱“扎筏子”,是青海回族、撒拉族人民用羊內臟加工的一種獨特的地方風味。由于切片有厚有薄,吃法不同,或澆調料,或用油炸,或作湯菜,其名稱就分3種,有人把它喻為“筏子肉三吃”。
2.由于全料均為新鮮內臟,色彩斑斕,餡色艷麗,油花閃閃,不肥不膩,為高寒地帶的最好食品。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陜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