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世界各地各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歷史進程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飲食習俗也不盡相同。關中平原南倚秦嶺山地,北界“北山”,西起寶雞峽,東到撞關渡口,以產小麥為主,還有玉米、谷子、豆類等,一年兩收。特有的自然、人文環境,形成了其特有的飲食風俗。
陜西關中以及關中以北地區吃面食的居多,因此面條的花樣百出,比較常見的有剪面、扯面、干面、喜面等,其中陜西八大怪里有一條是“扯面寬得像褲帶”,一根面條寬達二三寸,一碗面就兩根面條。久而久之這些面食也就形成一種風俗。
一、團面:
在家里人如丈夫或兒子出遠門時,全家人一起吃這種面,表示給出門在外的人祝福。團面的做法:將煮好的長面條,盛入碗內。再加入調料、蔬菜之類,香氣四溢,熱浪滾滾。
二、紅面:
表示吉祥如意,新的一年日子越過越紅火興旺。一般都會在每年的最后一天吃這種面食。紅面的做法:把面搟好切成粗細均勻的長面,煮熟盛進碗里后,調進蔥花、蛋花、香油、紅辣子油,其味香,面呈紅色。
三、壽面:
在家中為老輩過生日祝壽時吃的面食。因為我國食品中面條最為綿長,壽日吃面,表示延年益壽。作壽一定要吃壽面,壽面要求三尺,每束須百根以上,盤成塔形,用紅綠鏤紙拉花罩上面作為壽禮,敬獻壽星,必備雙份。祝壽時置于壽案之上。吃壽面是過生時最要緊的飲食。壽面的做法:面條要做得細長,煮好盛入碗中,灑上香菜葉,加入調好的鮮湯進食。
四、蛋面:
一般為丈母娘對新婚女婿煮這種面,表示喜歡女婿。蛋面的做法:把面條煮熟后,再往鍋里打若干個雞蛋,調好一起出來吃。
五、涼面:
表示不動煙火,用于紀念不求榮華富貴、不謀職的晉國著名人物介子推,一般在清明前后吃,人稱“寒食”。但在炎熱的夏季,吃這種面也很普遍。涼面的做法:將面搟好切細,煮熟后放在冷水中冷卻,然后撈出控干冷水,盛碗加調料進食。
六、粥面:
一般為每年臘八吃,俗稱“臘八粥”,表示舊的一年過去,新的一年一定會豐衣足食。粥面的做法:首先把綠豆、黃豆、蘿卜、花生、雜豆煮成八成熟,再把面搟好切細,放入鍋里一起煮,熟后加入佐料。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陜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