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市,隸屬于陜西省榆林市,是“中國文明的前夜”——石峁遺址所在地,位于陜西北部、秦晉蒙三省接壤地帶。總面積達7635平方千米,是陜西省面積最大的縣級市。因為神木前段時間才改為了縣及市,下面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神木舊時的習俗。
春節(jié)神木人稱過春節(jié)為過老年,過老年是非常隆重的,時間長,內(nèi)容豐富。首先是過年的準備階段長,神木舊時有句俗話說:“一年四大忙,淘米、刷房、淹菜、臥羊”。四大忙中除淹菜之外的三大忙全是為著過年做準備的,所謂“臥羊”就是宰殺牛羊,神木地處蒙漢交界之地;受蒙族的影響,群眾的食肉量較大,因此舊時每年冬初小雪前后,多數(shù)家戶按各自的條件宰殺肉畜家禽,或購置肉食冷凍存放,為過年做準備。“淘米”是熟食加工的簡稱,也叫辦年食,一般在臘月下半月進行,主要是蒸糕、蒸饃饃、做米酒。“刷房”實際是打掃衛(wèi)生的代稱,從家里到家外都要徹底清掃,這項工作大多在忙碌完之后的臘月尾完成。從衣服穿戴到吃喝煙酒、房屋清掃、柴炭儲備,都要大做準備;忙碌整個臘月。有段民謠說得好:
臘月初;人忙忙。
臘月中,無閑人。
臘月二十一,掃塵當?shù)谝弧?/p>
臘月二十二,推碾又壓磨。
臘月二十三,灶君上了天;
臘月二十四;裁好紅紙寫上字;
臘月二十五,掃墓又祭祖。
臘月二十六,急忙備酒肉。
脂月二十七,剃頭又洗腳。
臘月二十八,糊燈掛年畫。
臘月二十九,一切用物都備夠。
臘月三十日,五香要撲鼻。
臘月三十夜,一輪紅火升上天。
神木人過節(jié)時間長,又很隆重。從除夕的早上“撈隔年撈飯”起,掛燈籠,壘火塔子,貼對聯(lián)等,一直要把節(jié)日過到正月二十三,敬人敬神到送鬼,每天都有要事一宗。正月初一過大年,最嚴肅的是起五更,因為是迎財敬神的事,所以不論窮富,每家都供奉著佛爺像和祖宗的牌位,五更起來焚香上供,點燃火塔子,放炮,以示財神進門大吉大慶。初二開始拜年,鄉(xiāng)外拜年因親友多隔山隔水不在一村,故拜年之舉要延續(xù)到二月二前后。從初三起,親友之間開始互相請吃(宴請),你請我,我請你,交換著會餐拖拉整個正月。初五是‘送鬼節(jié)”,這一天的凌晨,家庭主婦端上頭天晚上掃下的垃圾,放一點糕饃之類的供品,插上一柱香,一起送出大門外,并念叼著說:“窮媳婦窮,早離我家門。”向南走上三百六十步后倒掉垃圾,在地上揀上一根柴棍,表示接上了財帛,然后往家跑。送窮是人們舊日窮困時的一個美好愿望,年年送窮年年窮。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富裕,“送窮”也隨之消失。初七是“人七”,也稱過“小年”,小年的過法和大年基本一樣,只是不放壓歲錢,不拜年,更重要的是不擔水,不掃地,不切剁,怕切爛剁亂人情門戶。正月初八又是出行朝山的日子,朝山一次,全年通順。至于說紅火熱鬧,自然要數(shù)正月十五鬧元宵。這天晚上街道兩旁彩燈高掛,中間火塔相連,獅子、龍燈、水船等穿梭其間,歡笑連天,一派升平。鬧元宵最紅火熱鬧的是燈游會,燈游會占地數(shù)畝,九曲回轉(zhuǎn)如入迷宮,燈火之多宛如群星,游過后消災免難吉慶全年。鬧元宵的活動至少要3天方能平靜,這樣正月里清閑日子并不多,一直要至“正月二十三,老驢老馬歇一天”才告終結(jié)。神木人過春節(jié)實際是一組節(jié)日的總合,一個正月大小節(jié)日六七個,延續(xù)二十多天,用這么長的時間來過節(jié),真可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神木人這樣過老年是農(nóng)耕文化的遺俗,客觀上有兩個好處,一是能放松精神集中休息一段時間,為新的一年養(yǎng)精蓄銳。二是備辦食物,實際夠整個春天享用,給春耕大忙做了物質(zhì)上的準備;但同時也有一些弊端,既浪費時間,又有些鋪張。隨著工業(yè)化進程步伐的加快,淡化過老年是必然趨勢,也是一種進步,近年來神木的過老年逐步有所簡化。
廟會本不是節(jié)日,但神木的廟會則另有一番情景,老百姓也借廟會走親訪友,請客吃飯,如同過節(jié)一般,所以趕會也可看作過節(jié)。有多少廟就有多少會,神木的廟多,廟會自然也多,僅在城周圍每年就不下十次,每次只是三天左右;在這些廟會中規(guī)模最大的是四月初八和六月二十二的二郎山廟會。廟會的主要活動起敬神唱戲,會期多長,戲就唱多久。趕會的人除了看戲,還有求神問卦還愿等活動。過會期間廟上彩旗飄舞;香煙繚繞,鐘聲悠揚,游人川流不息,在戲臺的周圍,排列許許多多百貨小攤、牲畜農(nóng)具交易市場等,所以既是廟會,也是一次物資交流會。這樣一次廟會既紅火熱鬧、賞景游玩,又能交流物資,服務了生產(chǎn),活躍了生活,一舉而多得。壘火塔 壘火塔是神木人喜慶、節(jié)日最常見的慶祝形式,在一個寒冷的冬夜,壘上一塔,火光四溢,使夜如晝,冬如春,以示樣和、溫暖。火塔的材料是大塊炭,將炭剖成規(guī)則的小塊,壘疊成塔。塔形有四棱椎體的,有圓椎體的,也有四棱柱底座圓椎體頂蓋的。火塔內(nèi)是空心的,裝以柴火,便于焚燃。觀火塔最好的時間是除夕之夜和元宵之夜。除夕之夜家家戶戶都在房門前壘一火塔,受環(huán)境限制,壘得不高,一般是一米左右,雖然不大,但數(shù)量極多,登高觀之全城如同火海。元宵之夜則是另一番情景,各機關店鋪在大街上壘一火塔,街道開闊,壘得比較高大,最高的可達四五米,用炭五六噸,大街上三步一樓、五步一閣,點燃后火光相連,遠處望仿佛一條巨大的火龍,再加上空中禮花的點綴,天地同輝,真正成了一座不夜城。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fā)表一些陜西傳統(tǒng)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lián)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shù)、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