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大地豐富物產,分為三個不同的氣候帶,給廣大吃貨們奉上了數不清的美味,臨潼的石榴、周至的獼猴桃、鎮安的板栗、戶縣的葡萄、洛川的蘋果、商洛的核桃……無一不是吃貨們的心頭好。現在來自西安唯典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陜西幾種特產的水果。
洛川蘋果
洛川蘋果是指陜西洛川的蘋果。具有品質優良,果形優美,個大均勻,果面潔凈,色澤艷麗,肉質脆密,含糖量高,香甜可口,硬度適中,耐貯藏等特點。 陜西洛川,人稱“蘋果之鄉”。這里出產的蘋果,素以色、香、味俱佳著稱。洛川縣被列為中國蘋果外銷的重要生產基地之一。洛川蘋果甲天下,集中產于渭北黃土高原,以洛川為中心的延安、銅川、渭南、咸陽諸市一帶。 果園分布,綿延千里。 洛川和渭北高原的氣候、土壤和地理位置,與生產優質蘋果的生態環境完全吻合,屬全世界最佳蘋果優生區,已列為陜西和全國蘋果生產基地。
戶太八號
戶縣葡萄戶太八號,是陜西省戶縣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戶縣位于關中平原中部,屬暖熱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冷暖干濕分明,光、熱、水資源豐富,是適宜農業生產和多種經營的地區,素有“銀戶縣”之美譽。戶縣葡萄栽種歷史悠久,唐代詩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詩句流傳千古。 以“戶太8號”、紅提、紅貴族、新華一號等品種的葡萄質量優良,獲“中國戶太葡萄之鄉”和“中國十大優質葡萄基地”等榮譽。
臨潼石榴
臨潼石榴是陜西一大特產。它集全國石榴之優,素以色澤艷麗,果大皮薄,汁多味甜,核軟鮮美,籽肥渣少,品質優良等特點而著稱。名居全國五大名榴之冠,被列為果中珍品,歷來是封建皇帝的貢品,享譽九州,馳名海外。白居易曾寫詩贊美:“日照血球將滴地,風翻火焰欲燒人”。簡直把石榴寫絕了。凡來臨潼的中外游客,都以能品嘗到這里出產的石榴為一大快事。
周至獼猴桃
獼猴桃(又名楊桃、毛梨桃),為中國原產的珍貴果樹。它的栽培史起于1200年前的陜西。唐朝詩人岑參有“中庭井欄上,一架獼猴桃”的詩句。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有:“獼猴桃,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獼猴桃喜食,故有諸名。” 這個古老的植物,改革開放后,周至縣是獼猴桃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品種最優、管理技術最好、貯藏加工能力最強的“五最”縣。為此,國家有關部門專門授予周至縣“中國獼猴桃之鄉”稱號,并為獼猴桃基地頒發了《綠色食品證書》。
陜北紅棗
陜北大紅棗主要產于黃河沿岸的宜川、延川、清澗、吳堡、佳縣、神木、府谷、綏德等縣。它以果大、核小、皮薄、肉厚、味醇、油性大、色紅、酸甜可口、含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聞名于世。 這得從陜北棗樹的生活習性說起。紅棗的適宜生態條件是干燥少雨,陽光充足的氣候,它適應能力特別強,耐寒(一30℃),耐高溫(43℃),耐鹽堿,耐瘠薄,是名副其實的“鐵桿莊稼”。
大荔西瓜
大荔西瓜堪稱瓜中之王,富含維生素A、Bl、B2、C,葡萄糖、蔗糖、果糖、蘋果酸、谷氨酸和精氨酸等,有清熱解暑、利小便、降血壓的功效,對高熱口渴、暑熱多汗、腎炎尿少、高血壓等有一定的輔助療效。 大荔西瓜以瓤沙、味甜、水多、營養豐富而聞名。成熟果實除含有大量水分外,瓤肉含糖量一般為5~12%,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甜度隨成熟后期蔗糖的增加而增加。不含淀粉,采后貯藏期間甜度會因雙糖水解為單糖而降低。瓜子可作茶食,瓜皮可加工制成西瓜醬。在中醫學上以瓜汁和瓜皮入藥,功能清暑解熱。西瓜是夏天的典型水果,也是夏季的主要水果,在熾熱的夏日或氣溫悶熱的熱帶夜晚,只要有冷凍的西瓜,便具有消除暑熱的效果。
閻良甜瓜
西安市閻良區是我國甜瓜主要生產基地,早春甜瓜種植面積5.5萬畝,預計總產14.3萬噸。閻良甜瓜以其甘甜爽口、風味純正、肉厚腔小、耐貯耐運而享譽全國,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眼下正值甜瓜上市旺季,閻良區在馥康甜瓜專業合作社率先試點,在往年每個甜瓜都貼有“馥康”商標的基礎上,特別印制了“質量承諾卡”千余張,加蓋合作社印章、公布區農檢中心監督電話,實行一戶一號、每箱一卡,于5月1日正式啟用。
臨潼柿子
臨潼火晶柿子是陜西的特產,是柿子中的佼佼者。火晶柿子屬柿樹科 (Ebeuaceae) 、柿屬,落葉喬木,高可達15 米。果形扁圓,面為朱紅色,細潤而光滑,色澤艷麗,皮薄無核,果肉深紅,漿汁豐滿,鮮美甘珍,大小均勻,平均果重 65 克。火晶柿子營養豐富。含可溶性固體物 17 %~19 %,含糖量 19 %以上,單寧 2 .83 %,維生素 C 每百克果肉中含 10 .89 毫克,特別是含糖量極高,多為葡萄糖、果糖、蔗糖,酸味極低,吃起來特別甜,在水果中居于首位,被譽為“最甜的金果”。是人們喜愛的水果,馳名中外,為陜西一大名優土特產之一。
藍田大杏
藍田大杏,陜西省藍田縣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藍田縣地處秦嶺北麓,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地帶,具有溫暖、雨量適中、四季分明、雨熱同季、生產潛力大的特點。境內由于半封閉的盆地地形和山地的影響,氣候的地域類型豐富多樣,對形成較高的作物產量和良好的品質是極為有利。藍田大杏果實圓形,果皮金黃色,果肉橘黃色,個大均勻,果肉纖維少,漿質多,果味甜香可口,果核近圓形,離核,仁味甜。獲陜西省無公害產地認定、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彬州酥梨
彬州梨是陜西省著名特產。陜西省彬縣位于陜西關中北部,地處渭北高原,古稱“邠州’, 是古長安通往隴西、新疆等地必經之地,彬州梨因產于彬州而得名。古名“邠州梨”,今稱“彬州梨”, 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彬州梨在彬縣分布廣泛。原有老遺生、水遺生、平梨、夏梨等地方品種, 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引進新品種,目前主栽品種以酥梨為主。彬縣地處黃土高原,屬大陸性暖溫帶半干旱氣候區,海拔較高,晝夜溫差大,為生產優質商品梨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彬州梨在陜西乃至全國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可以說是彬縣的一張靚麗的名片。
黃龍核桃
黃龍核桃在中國有2000多年的栽倍歷史,被稱為“木本油料’、“鐵桿莊稼”,是山區林業生產重要的經濟樹種。黃龍核桃種子種質純正,果型飽滿,個大皮薄、仁飽色淺、脆甜可口,香味濃郁,在市場上極具競爭力。 黃龍核桃國內產量上百萬公斤的縣有22個,延安市黃龍縣就是其中之一。黃龍縣現有黃龍核桃1 7.6萬畝,年產量達到2000萬噸,產值已突破500萬元。 在黃龍縣,黃龍核桃每年以2萬畝的發展速度遞增,區域布局已經形成,基地建設初具規模,已成為陜西省最大的優質核桃商品基地。
鎮安板栗
鎮安大板栗是鄉土品種,系天然生長之山毛櫸科,落葉喬木。陜西商洛各縣均有分布。據一九六零地野毛栗樹嫁接而成。工序是:每年春季果農從板栗樹剪來長150至 200公分長的枝條,插于30至50公分粗齊頭斷莖的毛栗樹莖上,用膠泥嚴封接頭傷口。待接枝發芽成活,便是大板栗樹了。板栗樹生長塊慢與幼林撫育有直接關系。一般3至4年就有掛果,7至8年果苞滿枝,10至15年進入盛果期。五月開花,花落結果,八至九月成熟。果實外殼滿刺青苞,成熟后青苞炸裂,即顯露出顆顆大板栗。
城固柑橘
城固柑橘栽培歷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城固柑橘甜中帶酸,風味獨特,品質優良,深受以西北為主的北方消費者青睞。大力發展柑橘產業,有效的促進了優勢產業的形成和農民收入的增加。全縣柑橘總面積達20多萬畝,16個鄉鎮209個行政村、5.5萬戶14.9萬農民從事柑橘種植,10萬畝柑橘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認證,2000畝柑橘通過國家良好農業操作規范認證,培育出了泛亞、東升兩個省市級柑桔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華源、鄭家坡、三和等10多個柑橘專業合作社。柑橘產業已成為我縣農村經濟中效益最好、潛力最大的強勢特色產業。
西鄉大櫻桃
西鄉櫻桃是陜西漢中西鄉縣的特色水果,也是我國北方地區上市最早的水果之一。西鄉櫻桃以其個大、肉厚、皮薄、色紅而著稱。西鄉縣櫻桃種植面積已達8000余畝,年產鮮果80萬公斤,是全國著名的三大櫻桃產地之一,是西鄉縣重要的地方特色產業,西鄉縣櫻桃溝是我省著名的觀光旅游風景區。入春時節這里似雪的櫻花漫山遍野,景色壯觀,櫻桃成熟時節,掛滿枝頭的果實如鮮艷的瑪瑙晶瑩剔透,香甜誘人。
大荔冬棗
享有“南荔枝,北冬棗,百果王”的盛名。平均單果重17.5g,最大單果重可達25g,狀如蘋果,有“小蘋果”之稱。果皮赭紅光亮、皮薄肉脆、甘甜清香、營養豐富,可食率達95%。經科學分析,冬棗含有天門冬氨酸、蘇氨酸等19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與其它果品相比,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的70倍,梨的140倍,營養價值為“百果之冠”,被譽為“百果王”、“活維生素丸”。另外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有防癌、防心腦血管疾病之功效,營養價值為百果之冠,倍受廣大消費者青睞,被稱為“天下奇果”
關中水蜜桃
關中水蜜桃,自古為陜西一大名產。其特點是:掛果早,產量高,品質好,色澤艷麗,一側緋紅,一側乳白。正如唐代詩人溫庭筠所描繪的“夏園桃已熟,紅臉點胭脂”。這種桃個大皮薄,肉質細嫩,柔軟多汁,味甜如蜜,芳香可口,可謂諸桃之冠。唐人蔣防結合東方朔的故事,在《玄都樓桃》中所說:“[日傳天上千年熟,今日人間五日香,紅軟滿枝須作意,莫教方朔施偷將”。可能即指此類水蜜桃。關中水蜜桃其品種依果肉色澤分為黃、白、紅3種。肉質為黃色者,做罐頭、果酒、果汁、蜜餞最好;肉質為紅、白色者,以鮮食最佳。 關中水蜜桃主產于陜西關中地區的渭南、咸陽、寶雞和西安等地市。這種桃在北緯30°~40°之間種植最適宜。
這些是西安唯典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找到的陜西常見水果的一些資料,小編還要告訴大家2015年陜西以1714萬畝的水果總面積和1420 萬噸的水果總產量,超過河北、山東、廣東等果品大省,成為全國第一水果生產大省。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陜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